近日,岳阳县人民医院呼吸血液内科成功救治一名81岁高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老人发热、咳嗽、脓痰、气促、嗜睡等各种不适,呼吸内科医师用这3个“利器”一路呵护老人康复出院。
2周前,一慢性重病容的老人由家人搀扶,一步一停,气喘吁吁,慢慢挨进呼吸内科。
(AI图)
吴明锋医生立即迎上前去,熟络的喊了一声“何爷爷,您老人家又不舒服了,快坐下,让我看看”。
何爷爷(化名)系多年慢阻肺患者,存在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是呼吸内科的老熟人!此次因发烧感染引发慢阻肺加重,呼吸困难来院就医。
慢阻肺(COPD)知识
慢阻肺(COPD)危害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患有COPD的人会长期咳嗽、咳痰、胸闷、喘不上来气,严重的会导致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有时能顺畅呼吸一口空气都是奢侈。
经检查,发现老人黄脓痰量达每日100ml以上,血氧饱和度一直在85%以下(正常值为95-99%),就老人的慢阻肺及衰老的身体而言,这个数据有些危险。
为精准找到致病微菌,岳阳县人民医院呼吸血液内科主任黄立新主任医师指导吴明锋以下三步走:
一、肺功能检查:
通过患者用力呼气等动作,来判断气流受限程度(FEV1/FVC比值),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该检查是医生的"火眼金睛”,有以下重要意义:
1. 直接观察气道病变情况
2. 获取深部痰液标本
3. 进行肺泡灌洗(BAL)获取下呼吸道标本
4. 排除其他结构性病变
三、NGS宏基因组检测:
通过支气管镜获取肺泡灌洗液后进行NGS宏基因组检测,该检测技术如同**“基因雷达”**,大大提高了病原体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更精准指导治疗方向,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1. 一次性检测数千种病原体
2. 快速获得结果(24-48小时)
3. 识别罕见、难培养的病原体
4. 检测耐药基因
正是这项技术帮助医生锁定了“真凶”——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合并流感嗜血杆菌,吴明锋医师立即停用对该致病菌无效的头孢唑林,换成可穿透肺组织屏障的头孢曲松钠进行靶向用药,使治疗有的放矢,老人的咳嗽、脓痰、气促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也不断上升。
接下来的几天,老人的状态越来越好,不咳、不喘,也没痰了,已达到康复出院指标,出院时,何爷爷多次为黄立新主任、吴明锋医师竖大拇指、点赞!
根据《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已超过27%,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
**吴明锋医师介绍:**慢阻肺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以老年人居多,需要不断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早筛查、早诊断,进行规范化、精准化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和支持,可大大降低急性加重发生的风险,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县人民医院 呼吸血液内科 肖会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岳阳县人民医院 呼吸血液内科 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