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跃初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免洗洗手液因其便捷性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必备。无论是在外出旅行、办公,还是在学校、公共场所,我们都能看到人们使用免洗洗手液的身影。然而,一个普遍的疑问萦绕在大家心头:免洗洗手液真的可以代替流水洗手吗?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先来了解一下免洗洗手液的原理和成分。目前市面上的免洗洗手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酒精为主,搭配甘油等成分;另一类是以季铵盐类(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为主,再加上中链甘油三酯、柠檬酸三乙酯等脂类 。酒精和苯扎氯铵是主要的消毒杀菌成分,甘油、脂类则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而酒精及挥发性表面活性剂能够带走污垢。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消毒成分杀灭细菌和病毒,同时利用挥发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清洁手部,达到不用流水冲洗就能清洁的效果。

免洗洗手液在很多场景下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当我们身处户外、旅途中、飞机上,或者其他没有水源或用水不方便的地方时,免洗洗手液可以随时帮助我们清洁双手,杀灭手上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菌传播 。对于需要经常清洁手部的人群,如医护人员、食品加工人员、清洁工人等,以及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的儿童、老人、病人等,免洗洗手液的便捷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清洁选择。它使用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清洁双手,而且效果持续时间长,可持续4 - 5小时,最长可达6小时,还具有一定的护肤功能,能滋润呵护手部皮肤 。

免洗洗手液并非万能,也不能完全替代流水洗手。它主要起到消毒作用,清洁去污的效果较差。当手上附着明显污垢时,免洗洗手液无法像流水洗手那样将污垢彻底清除 。在去除污垢和油脂方面,使用流动水和肥皂的七步洗手法更具优势。

一些特殊的病原体对免洗洗手液中的消毒成分不敏感。例如,手足口病毒、诺如病毒等,这些病原体对乙醇不敏感。预防这类病原体感染,还是首选流动水,配合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在预防手足口病时,良好的手卫生至关重要,而流动水洗手是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使用免洗洗手液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使用量一般约为一枚硬币的大小,要均匀涂抹在手上,包括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各个部位,充分揉搓20秒,以确保消毒效果 。免洗洗手液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对酒精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和流水洗手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免洗洗手液方便快捷,在无水环境下能有效杀菌,但去污能力有限,对部分病原体无效;流水洗手则能更彻底地清洁手部,去除污垢和油脂,对预防多种病原体感染效果更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方式。有条件时,优先选择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在无水或用水不便的情况下,再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应急清洁。只有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两种清洁方式,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手部卫生和健康,让生活更加安心、放心。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