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淑惠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许建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
审核:孟红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生活中的烫伤分为低温烫伤和高温烫伤。其中,低温烫伤是指由皮肤长时间接触温度在44~50℃的低热源(如热水袋、电热毯等),导致局部组织缓慢受热,从而造成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还有另外一种烫伤,例如,有些老人端着刚出锅的食物,由于手发抖,不小心洒在了身上,导致烫伤,或者被明火烫到,这些都属于高温烫伤。一旦被烫伤,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有慢性病、自身愈合功能减退等,机体恢复的时间比较长,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如何应对及预防老年人被烫伤很重要。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如果老年人被烫伤了怎么办?牢记以下“五步”急救法。
1.第一步:冲
被烫伤后,要立即停止接触热源,如热水袋等,并第一时间用流动的冷水,可以是家里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降低局部温度。需持续冲洗15~30分钟,水温以15~25℃为宜。冲洗时不要把水流直接正对伤口,最好冲在伤口一侧,让水流到烫伤处,冲到感受不到疼痛和灼热为止。或者用冷毛巾敷在烫伤的部位至少10分钟,这样可以迅速地散热,降低对皮肤深部组织的伤害。注意,冲洗时需控制水流速度,避免流速过大。
如果是被化学物质灼伤,大部分情况下也应立即冲水。但需注意的是,若是被生石灰烧伤,应避免立即进行冲洗,需戴手套将残留的生石灰粉末拍掉,防止生石灰遇水生成强碱,从而造成更大的伤害。此外,当出现大面积烫伤时(烫伤面积超过身体表面积10%),大量冷水冲洗会快速带走身体热量,易导致低体温,引发休克、心律失常等风险,所以应换为用温水(37℃左右)冲洗。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第二步:脱
经过充分的冲洗后,被烫处的皮肤温度稍降低,此时要小心地脱掉贴身的衣服。如果衣服粘在烫伤处,且揭开衣服时感觉到伤处有牵拉感和疼痛感,则需要用剪刀将伤口周围的衣服轻轻剪开,留下伤口处粘连的衣服,切不可强行撕扯。同时,取下烫伤部位的饰品,防止皮肤肿胀后影响血液循环。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第三步:泡
对于疼痛比较明显的地方,可以将烫伤处持续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适用于手足等易于浸泡的部位。如果受伤部位不方便浸泡,则可以去淋浴间用冷水进行冲洗,冲至疼痛感消失或大幅度减轻。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第四步:盖
用无菌的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棉布等轻轻地敷在伤口上,避免使用棉花等易掉絮的材料,减少对伤口的外部污染和刺激。若出现水疱,切勿自行刺破,保持创面完整有助于预防感染。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第五步:送
完成上述处理后,应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烧伤科。转运途中应保持患者平卧,随时查看患者的状况。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烫伤事件往往出人意料,老人及其家属应牢记以上5个步骤。另外,千万不要往伤口处涂抹酱油、盐、牙膏、各类药膏等,这些做法是无效的;立即冰敷伤口也不可取,因为温度过低反而有可能导致创面冻伤。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最后,烫伤后的患者需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从而补充机体能量。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避免烫伤,可以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1.检查好电器的功能,指导老人如何正确使用,排除安全隐患;
2.容易碰倒的热水瓶等应固定在角落处;
3.洗澡时,调节好洗澡水的温度;
4.使用热水袋时,装进去的水温应合适;
5.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如果要外出,应做好遮阳措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