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勒不愧为近代化学的著名先行者。这位瑞典药剂师率先从矿石中发现氧、钼、钨、锰、氯等元素,从自然物中提取酒石酸、草酸、尿酸、乳酸、柠檬酸、氢氟酸、氢氰酸、亚砷酸等一大批有机和无机酸,并对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有深入的研究。他实现了磷的规模化生产,带来瑞典火柴工业的世界领先地位。舍勒做过上千次化学实验,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他习惯了用舌头和鼻子充当最便当的“检测仪器”。化学教科书上关于许多物质“无臭、无味”等描述,都是一代化学家用肉身感官去体验和认知的。拿破仑之死,被归因于流放圣赫勒拿岛时壁纸颜料“舍勒绿”霉变散发胂气而引起的砷中毒,而砷、汞、铅却是舍勒的“家常便饭”,他品尝和嗅闻过无数有害物质。1785年秋后,健康的“欠债”开始总清算,他的皮肤发生病变,肾脏迅速衰竭,医生的结论是汞中毒。1786年5月21日,舍勒最终病逝,时年43岁,结婚仅2天。阿西莫夫说舍勒是“最背时的化学家”,他的诸多成果因发表延误和身份低微而记入了别人的功劳簿。但舍勒沉迷实验,淡泊名利,成为科学精神的楷模。“舍勒尝百毒”的故事也不胫而走,留给后人久远的遐思和追念。
舍勒的化学实验室
舍勒在化学实验室
舍勒化学研究使用的设备
伫立在瑞典雪平的舍勒塑像
1900年建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胡默乐公园的舍勒雕像
舍勒诞辰200周年瑞典发行纪念邮票
大凡在高中上过化学实验课的人都熟悉“本生灯”。比起那些火焰明亮而温度不高的英国煤气灯,本生灯预先将煤气和空气按比例充分混合并完全燃烧,产生没有光彩却达到1500摄氏度高温的纯净火焰,它也许最能体现发明者---德国化学家本生的性格和人品。本生电池则用碳棒取代格鲁夫电池中的铂做阴极,成为廉价高效的通用电源,带来电镀业和镁光灯的问世。本生用电解法成功制备出足量的钠、钙、镁、铝、锰、钡、锂、氯,让这些元素从实验走向实用。本生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是和基尔霍夫一起发明了分光仪,让每种元素独特的谱线成为“身份证”,1860年先后发现铯和铷,带来了新一轮元素大发现和星际化学的创立。很少有人像本生那样,在化学各分支都立下丰功伟绩,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一生都在化学实验中赴危历险。
德国化学家罗伯特·本生
本生和本生灯漫画
本生灯的火焰由喉孔的空气流量控制:1.空气孔关闭时用于照明或安全火焰。2.空气孔微开。3.空气孔半开。4.空气孔全开,喷吐出蓝色火焰
本生和基尔霍夫
本生和基尔霍夫共同发明的分光仪
分光仪带来星际化学的诞生,图为恒星和星云的光谱
本生诞辰200周年谷歌制作的搜索引擎图标
本生从1843年起研究剧毒易燃的二甲胂腈,实验中发生爆炸掀开了面罩,玻璃碎片飞进本生右眼造成永久失明。1868年实验室又发生铑和铱金属粉末爆炸,几乎夺去他另一只眼睛。本生两次因吸入二甲胂腈严重中毒,多亏自己发现的水合氧化铁解毒剂才起死回生;1845年冰岛海克拉火山爆发,本生“赴汤蹈火”深入到地下30多米,对超过100摄氏度的“过热水”源头观测研究,发现了间歇泉的喷涌机理。本生的一双大手如同专为化学实验定做的,在酸碱腐蚀和烟火熏烤中像铁匠和木匠的手一样揭开灼热的坩埚盖,他用指头在本生灯上测试火焰温度,他的右手拇指在“用进废退”中比左手拇指大一号,能轻松利索地赌注测气管口。只有在和女士同赴宴席时,他才会尽量把引以为豪的大手悄悄藏到桌下。本生因沉迷于实验而严重怠慢了女友致使终身未娶,但却广树桃李、弟子如云,他的学生中有门捷列夫和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拜耳、哈伯、勒纳德。而大巧若拙、履险若夷的本生精神成了化学行业的表率和典范。
罗伯特·威廉·本生雕像在德国海德堡
来源: 《播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