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近期,意大利贝加莫机场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名男子闯入机场跑道,不幸被吸入正在滑行准备起飞的飞机发动机,当场死亡,事故致使机场紧急关闭数小时,19个航班被迫取消。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飞机发动机强大吸力的关注与好奇,飞机发动机的引力究竟有多大,为何能将人吸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一下。
现代飞机大多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别看它外观像个大圆筒,其工作原理可不简单。从进气道吸入大量空气,这是飞机发动机工作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快速地被“抓”进发动机内部。这些被吸入的空气,经压缩机压缩后,进入燃烧室与燃油混合燃烧,最后通过喷口将高温高压又高速的气体排出,产生强大的推力,推动飞机在空中翱翔。
飞机发动机的吸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以常见的波音737型飞机为例,它的吸气量能达到320公斤每秒,这意味着每秒吸入的空气质量,相当于好几个成年人的体重之和。而波音777的吸力更是惊人,能达到1420公斤每秒,这种强大的吸力,足以在一秒内将一个100平的屋子吸成真空,也难怪有人会被轻易吸入。再看CFM56 - 3型涡轮发动机,它是波音737常用的发动机型号,推力在18000磅到22000磅之间,相当于8吨。这样强大的推力背后,是巨大的吸力作为支撑,别说人了,就是一头大象,在这样强大的吸力面前,也难以抵挡。
飞机发动机的吸力不仅在大小上令人惊叹,其危险区域的范围也不容小觑。一般来说,发动机在运转时,进气口前方一定范围内都属于危险区域。以一些战斗机为例,在慢车时,进气口前方180度扇形、4.88米范围内都是危险区域;要是发动机在军用推力以上时,进气口前方180度扇形、7.62米范围内都非常危险。民用飞机也是如此,在发动机的吊舱上,通常都会有明显的安全标志,标明发动机进气口前以进气口中心点为半径,大概5米左右的前置扇形区,以及发动机后面都属于危险区域。前部是抽吸危险,后部则是高速气流的冲击危险。在这个危险区域内,一旦靠近发动机,就可能被强大的吸力卷入其中。
那么,人一旦被吸入飞机发动机,生还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答案几乎为零。发动机内部是一个高速运转的世界,当人被吸入后,首先会遭遇高速旋转的风扇叶片。这些叶片转速高达每分钟上万转,民用飞机涡扇发动机体积跟一辆汽车大小差不多,人被吸进去,就如同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会直接被风扇叶片打得稀碎。一部分人体组织会被气化排出,部分则进入外涵道排出,几乎不留痕迹。而且,发动机内部除了有强大的机械破坏力,还有高温的威胁。大量的空气和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瞬间喷出引擎的尾部,其温度可以达到1000℃以上,甚至更高。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人体根本无法承受。
飞机发动机强大的吸力,是其工作原理和为了产生足够推力所决定的。但也正是这种强大的吸力,带来了巨大的危险。为了避免类似意大利贝加莫机场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机场和航空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例如,在机场跑道周围设置完善的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闯入;对机场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让他们清楚了解发动机的危险区域和安全操作规范;在飞机运行过程中,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控,确保没有人员或物体进入危险区域。
意大利贝加莫机场的这起事故,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了解飞机发动机的强大吸力和危险所在,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更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机场等相关场所,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远离危险。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来源: 科普文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