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er牙医,我这颗牙齿做了根管治疗,想套个冠。
牙冠有点短,做冠怕粘不稳,要做个覆盖体。
覆盖体是啥子东西哦?覆盖到哪里哦?
问到点子上啦!今天,熊猫er牙医就来跟大家聊聊牙体缺损微创修复“三兄弟”——嵌体、高嵌体和覆盖体。快来跟我一起认识一下吧!
什么是嵌体?
“嵌体”就像是给牙体缺损量身定做的一块拼图,用来精准修复牙齿缺损的部分。
适合情况:
1.缺损范围不大,但普通补牙材料容易脱落或磨损的情况。
2.咀嚼面损坏但牙尖还很完整。
3.需要与邻牙恢复良好的接触,防止食物嵌塞。
什么是高嵌体?
“高嵌体”=升级版的嵌体,修复范围更大,不仅修补了咀嚼面,还修复了一个或多个牙尖。
适合情况:
1.缺损范围包括了牙尖,但牙根和大部分牙体结构仍保留得很好。
2.需要比普通嵌体更强的咀嚼支持,但又不想磨掉太多健康牙体去做牙冠。
什么是覆盖体?
覆盖体就是“牙套”的前一站,覆盖了整个牙冠的咬合面及牙尖,但不像传统牙冠那样需要大范围磨牙。
适合情况:
1.牙齿严重磨耗或裂纹,牙体结构所剩不多。
2.牙冠短小,做牙冠粘接力有限。
覆盖体和牙冠到底有什么区别?
覆盖体看起来有点像牙冠,但它不是把整颗牙齿“包起来”,而是只覆盖牙齿咬合面和牙尖,保留更多天然牙体。而牙冠,或俗称“牙套”,就是把牙齿外面整整包起来的一顶“帽子”,用来保护已经严重缺损的牙齿。
让我们再来看看覆盖体和牙冠详细的比较:
牙冠
覆盖范围:全面包裹整个牙冠
牙体预备:较多,需要磨除更多牙体
强度:更强,适合重咬合力区域
使用情况:牙体大面积缺损,牙髓治疗后
材料选择:烤瓷、锆瓷、玻璃陶瓷、金属等
粘接力:一般,需要牙冠有一定高度
覆盖体
覆盖范围:仅覆盖咬合面和牙尖
牙体预备:较少,保留更多天然牙体
强度:中等偏高,适合中等咬合力
适用情况:牙体缺损不太严重
材料选择:玻璃陶瓷、树脂、金属
粘接力:较强、有专用粘接材料,不要求牙冠高度
牙体缺损修复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缺损的大小、剩余牙体结构、咬合情况、患牙的位置、牙髓的状态、患者年龄、个人对“牙体保留”的态度等等。
由嵌体到牙冠,覆盖范围和磨牙量依次加大。因此,在保障修复体有足够强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尽量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
修复 方式 | 覆盖范围 | 磨牙多少 | 强度 | 保守 程度 |
嵌体 | 局部小缺损 | 最少 | 中等 | 4星 |
高嵌体 | 咬合面+部分牙尖 | 略多 | 中等 | 3星 |
覆盖体 | 咬合面+所有牙尖 | 较多 | 高 | 2星 |
牙冠 | 全牙包裹 | 最多 | 最强 | 1星 |
所以说,没有最好的修复方式,只有最适合你的那一款!
无论是嵌体、高嵌体,还是覆盖体、牙冠,只要方案科学、操作精细、维护到位,都可以让你的牙齿“咬得稳、吃得香、笑得美”!
来源: 华西口腔健康教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