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湘红段跃初

2025年7月,甘肃省天水市褐石培心幼儿园发生血铅超标事件。园方在后厨制作面点时违规添加含铅颜料(包装明确标注“不可食用”),导致233名幼儿血铅异常,数十名需跨省就医。事件因6月底部分幼儿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而起,初期被误判为普通肠胃不适,直至家长发现多名孩子体检报告血铅超标才引发警觉。园长和投资人为吸引生源,将有毒物质添加到幼儿餐点,暴露了严重的食品安全漏洞和道德缺失。

涉事幼儿血铅浓度最高达528微克/升,远超100微克/升的国家安全标准,症状包括腹痛、腿痛、多动、易怒、发育迟缓等。医学专家指出,铅的神经毒性对儿童影响不可逆,即使治疗后血铅水平下降,智商损失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铅中毒: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

铅是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公共健康领域最应关注的十种有毒化学品之一。其症状隐匿,易被误认普通疾病,却对健康造成严重且不可逆损害,可危害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导致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常见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头痛、关节疼痛等。

儿童是高危人群,因身体发育未健全,铅对其多个系统影响不可逆,可阻碍大脑发育、引发认知和行为问题、降低学习能力、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贫血、智商低下、学习障碍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铅在人体内无安全临界值,我国以100微克/升为安全参考标准,但研究显示,血铅浓度达50微克/升就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及行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学教授颜崇淮强调,铅的神经发育毒性不可逆,血铅升高至300—400微克/升,不治疗智商约丢失7分,治疗后可能仅恢复2-3分。

儿童血铅检测是早期发现的关键,医院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提醒,应避免儿童食用含铅皮蛋、老式爆米花机所爆食品,不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儿童调制奶粉或烹饪。

铅中毒的常见途径

1. 消化道摄入:占儿童铅暴露的80%以上,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达50%-70%,而成人仅约10%。含铅皮蛋、老式爆米花、铅污染的蔬果和水、劣质餐具、彩色食品(如天水幼儿园事件中的三色发糕和玉米肠卷,铅含量远超国家标准)等可能导致摄入。

2. 呼吸道吸入:铅尘是第二大途径,儿童呼吸频率高、手口接触多,易吸入含铅灰尘。老旧房屋的含铅涂料碎片和尘埃、土壤污染、交通污染等环境可能存在铅尘。

3. 其他途径:母亲可能通过胎盘或母乳传播铅;父母从事铅相关职业,可能通过衣物或皮肤传播;劣质玩具、民间偏方等也可能含铅。

如何预防铅中毒?

1. 环境清洁:勤洗手,尤其饭前、如厕后;定期清洁儿童玩具、用品及可触及部位灰尘;远离铅作业工厂等污染源;检查老旧房屋涂料,避免儿童接触。

2. 食品管理:不给孩子吃皮蛋、老式爆米花等;选择正规食品,查看生产许可证和检测报告;使用安全餐具,避免彩釉陶瓷餐具;早晨先放掉滞留一夜的自来水,再用于儿童饮食。

3. 营养干预:增加蛋白质摄入,其含硫氨基酸能与铅结合,减少吸收;补充维生素C,保护细胞并促进铅排出;均衡饮食,摄入铁、钙、锌等矿物质,与铅竞争吸收通道。

4. 监测与干预:定期为儿童检测血铅水平,尤其是高危儿童;出现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5. 政策与教育: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惩违规行为;提高公众对铅中毒的认识,特别是家长和幼教人员。

结语

天水幼儿园血铅事件为校园食品安全敲响警钟。预防铅中毒需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科学预防、合理营养和定期监测,守护儿童健康成长,让铅中毒这一“隐形杀手”远离孩子。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