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你们呐,不然我这养老钱可就全没了!”杭州上城的陈大爷心有余悸地拉着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手。就在7月2日这天,陈大爷差点掉进骗子精心编织的陷阱,好在华夏银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警觉,火速联系小营派出所,警银联动,成功保住了陈大爷52万养老钱 。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银行工作人员仍捏着一把汗:“我一看系统,陈大爷突然把定期转成活期,这太反常了。一问,他说有‘客服’指导操作,我就知道,肯定是诈骗!”而另一边,民警接到呼叫后,一路小跑赶到银行,耐心又急切地劝阻:“大爷,他们要您手机共享,就是想远程操控转走您的钱,可千万不能上当!”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陈大爷才如梦初醒,惊出一身冷汗。

这样惊心动魄的反诈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我们不能总靠运气和人工的“火眼金睛”来守护钱袋子。如今,骗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利用AI换脸、深度伪造语音等高科技,把诈骗电话、身份信息伪装得真假难辨,甚至量身打造“公检法办案”剧本。相比之下,银行传统的反诈形式,比如贴海报、发传单、人工口头提醒,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面对日益猖獗的诈骗,银行反诈急需“更新换代”,引入智能反诈设备。

在湖州银行就实现了这样的场景。银行大厅里有个不知疲倦的AI反诈机器人“小宝”。当客户走进大厅,“小宝”会热情“打招呼”:“欢迎光临,办理业务的同时,可别忘了防范诈骗哦!”一旦客户提到转账、验证码、陌生链接这些“敏感词”,“小宝”立马进入“反诈模式”,详细讲解常见诈骗套路:“如果有人自称客服,要您转账验证,那可千万不能信,正规客服绝不会这么做!”它实时在线,拥有海量反诈知识,能随时回答客户疑问,精准推送反诈内容,比人工提醒高效得多。

还有VR智能反诈机,简直就是一个“诈骗体验模拟器”。客户戴上VR眼镜,瞬间“穿越”到各种逼真的诈骗场景中:一会儿接到“公检法”的电话,对方义正言辞地要求转账配合调查;一会儿又收到“网购客服”的消息,说商品有问题要退款,一步步诱导输入验证码。等到转账后才幡然醒悟,看清骗子的“真面目”。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客户亲身体会诈骗的惊险,比看一百遍宣传手册都管用,能真正把反诈意识刻进心里。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提升银行反诈效率,还能解放银行工作人员,让他们从繁琐的反诈讲解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办理和风险防控上。

当AI机器人会唠反诈嗑,VR机能让人“亲历”骗局,再加上银行人的细心、民警的神速,这张“科技+人力”的反诈网才能越织越密。到那时,骗子再狡猾,也难钻空子。希望杭州乃至全国的银行都配备上这些“反诈神器”,结合传统反诈方式,让大家的每一分辛苦钱都能稳稳放在口袋里!

来源: 浙江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