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女士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突感腹部胀痛,起初以为只是普通肠胃不适,没想到一查,竟是一种极其隐匿又复杂的“冷门癌症”——腹膜癌。

腹胀、食欲差、吃点东西就饱了

这些看似寻常的“肠胃不适”

常常被我们归咎于

饮食不当、压力大或慢性胃炎

很多人常常“吃点胃药、消食片”应付

殊不知这可能是

极其擅长“伪装”的“隐形癌”——“腹膜癌”

精心布下的“陷阱”

一旦“中计”延误治疗,后果严重

让我们和元元医生一起

认清这个沉默的威胁!

揭开“伪装者”的面纱:什么是腹膜癌?

腹膜是存在于腹腔中的一层膜状组织,包裹大部分腹腔中的器官,肩负着重要职责:保护脏器、维持各个脏器之间的功能、分泌“润滑液”避免脏器受损

腹膜癌是指发生在腹膜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和继发性腹膜癌。

原发性腹膜癌由性腺细胞或生殖管道系统细胞受到致癌物刺激而恶变,最终发展而成,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常被忽略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原发性腹膜癌比较罕见,发病年龄多为 50~60 岁的妇女。

继发性腹膜癌由其他恶性肿瘤引起,如消化道肿瘤、卵巢癌等。

腹膜癌不像肝癌、胃癌那样在器官上形成明显的“大鼓包”,它的病变如同细小的沙粒或薄薄的饼屑,广泛、均匀地附着在腹膜表面。这种“地毯式覆盖”让它在早期极难被普通B超、CT甚至血液检查发现。

腹膜癌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晚期患者只能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更会出现非常消瘦、贫血、乏力、全身器官衰竭等症状,危及生命。

识破伪装:出现这些信号警惕腹膜癌!

腹膜癌的症状包括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两大类。

局部症状是由于腹水和肠梗阻所导致,表现为腹胀、腹痛、肛门排气排便减少甚至停止,严重者无法进食甚至会呕吐,导致大量的机体液体成分丢失。

全身症状则是由于肿瘤负荷的不断增大和营养物质的进行性消耗所引起,表现为明显的消瘦、虚弱、乏力、厌食、贫血,严重者无法下床、夜不能寐、呼吸急促、难以平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因此晚期腹膜癌患者往往承受着极大的身心痛苦。

虽然腹膜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以下信号值得警惕:

① 腹胀,腹围增大:这是腹膜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腹腔内液体积聚,患者会感到腹部胀满。随着病情恶化,腹部会逐渐变大。

② 腹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可以是持续性的或间歇性的,可能伴有胀气和腹部不适感。

③ 消化系统症状: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严重者无法进食甚至会呕吐,导致大量的机体液体成分丢失。

④ 腹水加重:腹腔内液体积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卧休息。

别大意!这4类人是“高危目标”!

1****绝经期女性

原发性腹膜癌的高发人群,主要是绝经期女性。

2****有卵巢癌

或****相关癌症病史的患者

继发性腹膜癌的高发人群包括曾患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等的患者,这些癌症容易发生腹膜种植转移。

3 50岁以上人群

腹膜癌通常在50岁或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更为常见。

4接触石棉或其他致癌物质的人群

长期暴露于石棉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腹膜癌的风险。

如何预防腹膜癌?

腹膜癌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保持健康习惯、关注身体变化、定期筛查是有效预防手段。尤其高危人群,早发现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

2、调整饮食

多吃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鱼、豆制品),增加新鲜蔬果和全谷物摄入。戒烟限酒,减少腌制、加工食品。

3、情绪管理

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冥想、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

4、早诊早治

上述高危人群需定时体检,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来源: 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