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晨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副研究员 医学博士

门 阔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副研究员 医学博士

易俊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审核:张 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医生说光子放疗的副作用对孩子影响大,那还有其他选择吗?”

“质子放疗真的那么‘神’?贵不贵?医保能不能报销?”

随着放疗(即放射治疗)技术不断进步,需要放疗的患者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也更迷茫。其中,光子放疗(即光子放射治疗)与质子放疗(即质子放射治疗)是2种较为常见的方法。今天我们将带大家一起了解光子放疗与质子放疗的区别,以及如何科学、安心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放疗方式。

一、光子放疗和质子放疗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听到医生说光子放疗不适合自己,便立刻联想到质子放疗是不是更好、更先进。其实,关键不在于“谁更先进”,而在于“谁更适合你”。要理解这一点,先要弄清光子放疗和质子放疗的本质区别。

1.光子放疗:经验丰富的“主力军”

光子放疗是指利用高能光子束(如X射线、γ射线)进行肿瘤照射的治疗方式,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它像一束“阳光”,穿透身体,通过电离辐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使其失去增殖能力,但也会沿路破坏正常组织。因此,医生和物理治疗师需精准设计光子束的照射路径,尽量避免副作用。它的优势是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几乎可用于治疗所有肿瘤;但也因为“打得开却收不住手”,更考验医生团队的规划能力。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质子放疗:精准打击的“狙击手”

质子是一种带电粒子,质子束的优势是其进入人体后可在到达特定深度(如肿瘤所在部位)时集中释放大部分能量,之后能量迅速衰减,几乎不再穿透后方组织。可以把它想象成狙击枪,专打目标,不伤及“路人”。因此,它特别适合治疗贴近脑干、脊髓、眼球等关键区域的肿瘤,以及儿童等对放疗副作用特别敏感的人群。

一句话总结:光子是“主力战士”,质子是“定点狙击手”。贵不代表更好,适合才是关键。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哪些人不适合做光子放疗?

一般来说,以下3类患者可能不适合光子放疗:

一是肿瘤紧贴脑干、脊髓、眼球等重要器官的患者,若用光子束照射,易造成损伤;

二是曾接受过光子放疗且肿瘤复发或残留的患者,若在相同或邻近区域再次进行光子放疗,因正常组织已受既往辐射损伤,可能出现更严重或独特的不良反应;

三是儿童或年轻患者,对光子放疗的长期副作用(如记忆下降、发育滞后、内分泌异常等)更敏感。

三、光子放疗与质子放疗应该怎么选?先算清这4笔账!

有些患者一听别人说质子放疗更好,就匆忙换医院,甚至贷款也要做此项治疗;也有人一听说质子放疗贵、难报销,就立刻放弃这一方式。其实,对这2种放疗方式的选择,患者不仅需要参考医生针对病情的建议,更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参与判断。患者需要算清以下4笔账。

1.疾病账:肿瘤的具体情况如何?

肿瘤是否贴近重要器官?是否曾接受过放疗?若肿瘤与重要器官贴近、复发或难以被照射,质子放疗或许更优;若肿瘤位置合适,光子放疗已足够。

2.身体账:副作用对你有多大影响?

儿童、青年患者更怕长期副作用,可能更适合做质子放疗;老年患者若病情紧急,控制肿瘤发展才是首要目标,因此可能更适合做光子放疗。患者需要和医生一起判断:副作用到底是“次要问题”还是“主要问题”?

3.钱包账:你能承担质子放疗的费用吗?

目前,我国质子放疗1个疗程的费用通常为20万~30万元,远高于光子放疗,且大部分医保难报销。患者要提前评估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治疗连续性,需要思考这些问题:所在的城市是否能报销质子放疗的费用?是否愿意自费?预算是否充足?会不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

4.资源账:你能等吗?离得远吗?

截至2025年,我国正式投入使用的质子治疗中心仍不足10家,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均衡。不少患者要等上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排上质子计划,还要跨省住宿治疗,带家属、请假、住宿,都是不小的负担。如果病情紧急,等待时间就是风险。因此,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范围也是决策的重要参考。

医学不是“谁贵用谁”,而是“量体裁衣”。光子放疗的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质子放疗则在特定条件下更精准、温和。选择放疗方式,不仅要了解技术本身的特性,更要结合自身肿瘤位置、身体状况、经济能力、治疗资源及等待能力。

如果你正站在选择的路口,不妨多和医生、物理治疗师沟通,多问几个“为什么”。不用急,更不用慌——我们正处在治疗手段日益丰富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理性选择、科学决策。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