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陈女士(化名)是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平日工作与电脑相伴,面对屏幕超过10小时。因为近期睡眠不足,工作时突感眼痛不适伴视力模糊。
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发现,双眼眼压竟高达30mmhg,远远超出了正常眼压范围。结合陈女士近日的情况后,医生诊断其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通过紧急降压处理和后续治疗后,病情才逐渐稳定。
急性青光眼的三大认知误区:
1、“视力正常,自然安全?”
大错特错!中心视力往往最后被波及,常规视力检查无法检出早期视野缺损。
2、“老年专属病?”
各年龄段都可能中招。虽然40岁后风险陡增,但先天因素、高度近视、眼外伤至长期激素用药者,均需提高警惕。
3、“眼胀头痛才要查?”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确有剧痛、眼红、视力骤降等急症表现,但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进展如静水深流,早期几乎无任何预警。
青光眼虽不可逆,却可防可控。科学应对是守护光明的关键:
1、定期检查为盾: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一次专业眼科检查。高危人群(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更应加密监测频次。
2、治疗护航为矛:
药物控制:降眼压眼药水是基础防线。
激光治疗:便捷精准,如打开房水流出新通道。
手术治疗:当药物激光效果不佳,手术可建立更高效的房水引流通路。
生活细节为基:规律作息、稳定情绪、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及长时间低头动作,皆有益于眼压稳定。
据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门诊青光眼疑似患者中,40%为早期无症状者,高度近视人群青光眼检出率高达普通人群的5.8倍,急性闭角型发作患者延误超24小时致盲率增加37%,青光眼科专家提醒:青光眼防治重在“早”字,近视>600度者需每年进行专项检查;有青光眼家族史者,筛查年龄应提前至30岁;突然视物模糊伴虹视现象,请立即急诊排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护理部 沙俊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护理部 沙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