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旺旺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了一例因食用隔夜西瓜后导致发热、腹泻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时神智呈浅昏迷,高热伴休克血压,急诊予以开通静脉通路补液及抗感染等抢救治疗后,神智逐渐恢复,转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治疗。感染性疾病科刘倩依医师通过血培养查出李斯特菌,经与重症医学科积极联合救治,一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考虑患者因食用隔夜食物感染李斯特菌诱发急性胃肠炎,因未重视,后续进展为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为什么说李斯特菌被称为“冰箱杀手”?夏天来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简称单核李斯特菌),是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生命力极度顽强,不仅耐干燥更耐冷,该菌不仅可以在0℃-4℃的冷藏环境下生存,甚至在-20℃的冷冻条件下仍可休眠生存,因此被称为“冰箱杀手”。
二、容易发生李斯特菌感染的原因?
感染单产单核李斯特菌来源于被污染的食品,如奶制品、蔬菜水果以及肉类等,而大多数人没有将生熟食品分区存放冰箱的习惯,就更容易引起冰箱里食物的污染。
三、感染李斯特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后发病,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胃肠炎,常在摄入污染食物后48小时内发病,当人体免疫系统正常时可能出现为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甚至头痛、关节肌肉痛等类流感样的症状,但是孕妇、儿童及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感染时,其临床症状较重,以脓毒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为主。
李斯特菌脑膜炎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似,一般起病急,90%病例的首发症状为发热,有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其脑膜刺激征明显,且常伴有意识障碍。重症者可在24~48h内出现昏迷,但少数起病较缓慢,病程长且容易反复,若病变累及脑实质则可有脑炎和脑脓肿的表现,个别发生脑干炎而呈复视、发音和吞咽困难、面神经瘫痪和偏瘫等。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或吸入污染的羊水引起新生儿感染导致早产流产严重者甚至死亡。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
1.保持食品卫生:
在处理食材时,需严格做到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的刀具及菜板并彻底清,避免交叉污染。
2.妥善存储食物:
冰箱冷藏温度应保持在4℃以下,冷冻室温度应为-18℃或更低,每月定期一次清洁冰箱,避免频繁打开冰箱门或敞开太久,保持冰箱密封条的完整性及清洁性,防止冷气的流入及外来细菌的进入。
定期检查食物的的保质期,及时清理过期的食物,奶制品及生肉海鲜等食物不要放在冰箱门的置物架上,最好放在靠近冰箱后部的位置,冷冻时生肉可放在其最底层。冷冻食品解冻后,其中细菌会大量繁殖,因此不要在室温下解冻,建议使用微波炉及冰箱冷藏室及干净的流动水化冻。
3.高温烹饪食物:
李斯特菌在高温下会被杀死,因此应将食物加热到安全温度,特别是生肉类、家禽类和海产品,应确保内部温度到达74℃以上。剩菜剩饭需加热至少2分钟以上。
湖南旺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温馨提醒:李斯特菌病是一种危险的食源性感染的致病菌,在盛夏来临之际,尤其是孕妇、老人、儿童等高危险人群需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了解其危害及防范方法,正确使用冰箱,健康饮食,才能让我们防范于未然,在炎炎夏日吃的开心、食的放心。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旺旺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谭芳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旺旺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谭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