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众所皆知的观点,在当下无烟、戒烟的时代呼吁声下,一种宣称“能帮助戒烟,比传统卷烟危害更小,不存在二手烟”的电子烟产品走入公众的视野,并迅速风靡市场,受到无数烟民的追捧,甚至因此开发了多种口味,如水果味、薄荷醇味、糖果味等更是成为年轻人“潮玩”、“炫酷”的新贵。拨开云雾,“糖衣”包装下的电子烟是什么烟呢?
电子烟是烟吗?
电子烟又称为电子雾化器,外观与传统香烟、钢笔或时尚配饰相似,是一种非燃烧的电子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烟杆和烟弹。烟弹包含吸嘴、贮液腔、雾化器等;烟杆涵盖指示灯、电池、集成控制电路、气动感应开关,如图1。
(图1 电子烟结构示意图)
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是借助模仿烟草的电子装置,通过电子加热手段对烟弹内的烟油溶液进行挥发,形成烟雾气溶胶,从而让人吸的时候达到“吞云吐雾”的效果。
电子烟因附着科技的含量,被标榜“绿色”、“环保”、“时尚”的外衣,但不得不说的是,电子烟也是烟。WHO将电子烟称为“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绝大多数的电子烟中都含有尼古丁,电子烟仅只是减少了真烟里的某些有害成分,但并不是完全无害的。电子烟的烟油溶液加热后可产生甲醛、烟碱、亚硝胺、等致癌物,且随着电子烟功率和雾化温度的增加,致癌物质的释放量会成倍增长。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虽然相对较低,但仍存在成瘾的风险。
电子烟不存在二手烟?
电子烟虽然是非燃烧物,规避真烟中焦油等不完全燃烧的有害产物,但“二手”的气溶胶却并非安全的。这些“二手”的气溶胶同样包含了某些金属物,不仅高于空气,甚至高于二手烟。有研究揭示,吸食电子烟的使用者突出的二手气溶胶中,释放出来的PM2.5值高于正常空气中的几十倍,烟雾中的甲醛超过室内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可在居室长时间存在。电子烟烟雾中的镉、铬等重金属,产生的颗粒物质,1,2-丙二醇,挥发性化合物已成为新的空气污染源。
“加味”电子烟危害更小?
电子烟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刺激性,通过添加调味料来提高口感,如香精、香料、烟草味添加剂,近年来还增加了果味、薄荷味等“加味”电子烟。据统计,国际市场上大约有16000种口味的电子烟。这些“加味”的电子烟气味新奇、口味独特不仅遮盖了尼古丁的味道,让烟民们放下心理戒备,以“戒烟”为名肆意抽吸,同时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猎奇兴趣,加入消费大军。
然而,与食品不同,电子烟液不需要公开其中的成分,即使标签上有标识也大多数含糊不清或不全。事实上这些添加剂很多都是可食用的,但是进入到呼吸道就存在危害了,加热后会增加自由基的释放量,刺激呼吸道、鼻腔和口腔黏膜,出现咳嗽、咽炎、咽喉炎、肺炎等。有一种香味添加剂,叫双乙酰,长期吸入肺脏后,肺脏会像“老腊肉”一样硬,失去弹性,影响呼吸。另外,双乙酰在加热后产生2,3-丁二酮,吸入呼吸道后加重呼吸道的炎症,严重时还可堵塞所有的小气道,由于双乙酰是爆米花香味的主要成分,这种严重致命且不可逆的肺病-细支气管闭塞性肺炎便被称为“爆米花肺”。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
电子烟最初的设计思路是“替代疗法”,即保障让吸烟成瘾者得到满足,又降低烟草对健康的危害,被认为是戒烟的过渡性产品,冠上“香烟的安全替代品”。然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电子烟少了焦油,但还是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烟瘾的罪魁祸首,也是心血管疾病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源头。戒烟者的终极目标是达到零尼古丁含量,但零尼古丁电子烟市场的份额不足1%。尼古丁也不是吸烟中我们唯一需要担忧的物质。
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吗?想多了!用电子烟戒烟会让戒烟“戒了个寂寞”。WHO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研究表明,大多数使用电子烟戒烟的成年人,并不会停止吸烟,而是继续同时使用电子烟和抽卷烟,会出现两种或多种烟草产品导致的健康危害叠加。而经常抽电子烟的青少年更容易成为吸烟者,尤其是25岁之前大脑仍在发育,如果在到达这个年龄之前就开始使用,更容易产生尼古丁依赖。即使只使用过电子烟1-2次的学生,一年后使用传统卷烟的可能性是从不使用者的2.88倍。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戳穿诱惑:揭露烟草和尼古丁制品行业的策略”。《健康中国2030》策略提出了“到2030年将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的目标。青少年辨识能力不强,烟草制品通过改变气味、口味或外观,掩盖烟草的刺激性,改进了口感,增强了迷惑性,青少年接触了电子烟不仅会更容易成为烟民,影响大脑发育、身心健康,还会成为非法违禁物品销售的温床和渠道。
电子烟的危害并不比传统烟草小,电子烟帮助戒烟只是“健康理想”下被包装的谎言,脱下电子烟的“伪装”,电子烟不是卷烟的“安全平替”,而是卷烟的“替代品”,电子加烟“魔力无边”,烟从来都不是我们身体所需的,能吸就少吸,能少吸就不吸,能不吸就不吸。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