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审核:李长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

梅花,是美丽高洁的象征,令人神往;梅毒,仅一字之差,给人的印象却千差万别,是令人无限烦恼的存在。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5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每年梅毒的新增患者超过1200万!那么,在谈“梅”色变的今天,你又真的认识、了解梅毒吗?接下来我就带大家全方位了解梅毒的相关知识。只有充分了解它,才能知道怎样远离甚至消灭它,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1.什么是梅毒?

梅毒,英文名称是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又名“苍白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传染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干燥条件下不宜生存,一般消毒剂及肥皂水均可杀灭。但其耐寒能力强,在4 ℃的环境下可存活3天;在-78 ℃的环境下保存数年,仍具有传染性。

图1 镜下梅毒螺旋体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梅毒是怎样传播的?

(1)直接接触传播: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未经治疗的患者感染后1年内传染性最强。随病程的延长,传染性逐渐减弱,病程超过4年者基本无传染性。

(2)间接接触传播:少数患者可因医源性途径、接吻、哺乳、衣裤、被褥、浴具等直接接触皮肤黏膜而感染。

(3)血液传播:通过输入具有传染性梅毒患者的血液而感染。

(4)垂直传播:患梅毒的孕妇即使病期超过4年,梅毒螺旋体仍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先天梅毒,一般先天梅毒儿占死胎30%左右。

3. 得了梅毒会有怎样的表现?

梅毒的潜伏期约为2~4周。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各异。

(1)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等性接触部位。起初表现为小丘疹,逐渐发展为直径约1~2 cm的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溃疡面清洁;一般为单发;触摸呈软骨样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硬下疳也可不典型,或可因为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自觉疼痛、多个溃疡、深或大的溃疡、溃疡面有脓性渗出物、触之不硬等。腹股沟或患部周围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硬,不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发红、发热的表现。

图2 硬下疳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二期梅毒:主要变现为皮损,呈多形性,可模拟各种皮肤病皮损,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丘疹鳞屑疹及脓疱疹等,常对称发作;掌跖部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可见湿丘疹及扁平湿疣;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也可有瘙痒;口腔可发生黏膜斑或可有生殖器部位黏膜斑;可发生虫蚀样脱发。二期复发梅毒,皮损局限,数目较少,形态奇异,常呈环状、弓形或弧形。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肿大。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损害、眼损害、神经系统及其他内脏损害等。

图3 丘疹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三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永久性皮肤黏膜损害,愈后留有瘢痕。

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头面部及四肢伸侧的结节性梅毒疹,大关节附近的近关节结节,皮肤、口腔、舌咽树胶肿,上腭及鼻中隔黏膜树胶肿可导致上腭及鼻中隔穿孔和马鞍鼻。也可发生骨梅毒及其他内脏梅毒,累及骨骼及关节、呼吸道、消化道、肝脾、泌尿生殖系统及内分泌腺等。

图4 结节梅毒疹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 如不慎接触了梅毒病原体,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如果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为阳性,只要早发现,全程按照医嘱规范且不中断治疗,梅毒是可以被治愈的。

5. 对于梅毒这种疾病,国家采取了哪些预防和防控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梅毒列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了以下预防和防控措施来降低梅毒的传播风险。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梅毒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早期发现和治疗: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梅毒的监测和诊断能力,确保早期发现梅毒患者并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传染源。

(3)控制传播途径:加强对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梅毒传播途径的控制,如推广使用安全套。规范采供血行为等。

(4)保护易感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测和干预,以降低梅毒在这些人群中的传播风险。

梅毒并非遥不可及的疾病,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可能比想象中更近。为了有效预防,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保持固定的性伴侣关系,并注重个人卫生。提高健康防护意识,是远离这类疾病困扰的关键。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