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洞人遗址是龙骨山顶部的一个山洞,遗址于1930年发现,1933年和1934年两度发掘。除发现人类化石外,还发现了石器、骨角器和装饰品。遗址分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部分。上室为居住室,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上室中央还有一大块灰烬。下室为葬地,下窨在下室最深处,发现了许多未经扰动的完整的兽骨架,包括熊、麂子、赤鹿、梅花鹿、鬣狗和羚羊等,计3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

山顶洞遗址发现的人骨骼化石,代表8个男女老幼个体,古人类学家将其定名为“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左右(一说2.7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只有25件,还有经过磨制的鹿角,140余件装饰品。最具代表性的是一枚骨针长8.2厘米,针身微弯。骨针的发现,表明山顶洞人已具备用树叶或兽皮缝制衣服的能力。

这些发现为我们认识智人的发展演化,以及东亚蒙古人种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白莲洞遗址位于柳州市东南的白面山南麓,距柳江人洞仅3公里,是一个半隐蔽的岩厦式洞窟,周围动植物资源丰富。遗址洞口朝南,冬暖夏凉,面积有150多平方米,是古人类理想的居所。白莲洞遗址于1956年发现,经过数次发掘,发现人类用火遗迹2处,出土人牙化石2枚,哺乳动物化石3000余件,石器骨器500余件,陶片若干。厚重的文化堆积蕴藏着柳州先民三万年的文化信息,记录了他们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奋斗历程。

白莲洞遗址堆积拥有连续完整的地层,其重要意义就在于证实了我国南方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存在,并为探索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转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证材料。

来源: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