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 莹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 红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郑姜钦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在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已接近 80 岁,而平均绝经年龄约为 50 岁。绝经过渡期与绝经后期占据女性生命近三分之一的时长。更年期通常于 45~55 岁来临,这是女性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特殊阶段,期间身体会出现诸多变化,其中更年期情绪障碍较为常见且困扰女性。
绝经前后,多数女性雌激素呈波动性下降,影响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中枢神经递质的产生与传递。女性难以主动调节这些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常见表现有焦虑、急躁、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等,部分女性还会出现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悲观失望等,这些症状在更年期尤为显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应对更年期情绪问题,正确认知和积极应对不可或缺。女性要理解并接纳这一时期的情绪变化,明白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避免过度焦虑与自责。调整生活方式也极为关键: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结交正能量朋友,能拓宽社交圈、丰富生活,愉悦心情;培养插花、旅游等兴趣爱好,可转移注意力,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缓解不良情绪。
若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症状较轻时,可前往医院妇科或中医科就诊。对于轻度焦虑和抑郁,雌孕激素补充疗法或专业心理治疗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若发展为中重度焦虑抑郁,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则需前往精神专科,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中医对更年期女性的认识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从中医理论来看,更年期情绪障碍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常呈现虚实夹杂之证。虚性证候多为肝肾阴虚证和心脾两虚证,实性证候以肝气郁结证为主。因此,中医常采用健脾补肾、疏肝养心之法,中药茶饮和中医药膳是常用的日常调养方式。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若女性在更年期急躁易怒,可食用地黄粥。制作时,准备生地黄 100 克、大米 100 克、水 1000 毫升、冰糖 100 克。先将生地黄加水煎煮 20 分钟,去渣取汁;大米另加水煮至浓稠,冲入地黄汁,加冰糖搅匀。地黄粥有清热生津、凉血养心之效,有助于缓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适合作为早餐(脾胃虚寒者慎用)。
心情烦闷不乐时,可饮用疏肝解郁开心茶。取菊花、玫瑰花、合欢花、陈皮、百合各 5 克,开水浸泡 10 分钟或煎煮 5 分钟后饮用。菊花清肝明目,玫瑰花与合欢花疏肝理气、解郁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百合润肺清心安神,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之效。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心情起伏不定者,甘麦大枣汤较为适宜。准备炙甘草 9 克、浮小麦(药材)30 克、大枣 10 枚,放入养生壶加水同煮,水开后小火煮 30 分钟,代茶饮。炙甘草养心安神、缓急止痛,浮小麦养心除烦,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三者协同,有助于稳定情绪。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的关键阶段,女性在此期间更应关爱自身,重视身心调理。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借助科学有效的方法,平稳度过更年期,更好地调节情绪,绽放生命光彩。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