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佩琼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审核:赵 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中医师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女性孕产康养问题备受重视。不少新手妈妈可能经历过以下情景。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女性需要逐步适应身心的巨大改变。坐月子当以“和”为顺,柔和的环境、温和的运动、调和的饮食、平和的情绪,都是合理、科学的月子法宝。

一、慎起居,避风寒

女性分娩时容易气血两虚,因此产后应动静结合,规律作息,不可过劳,不宜当风受寒。新产后(产后1周),要适当休息,但并不等同于绝对卧床休息。月子中的长期绝对卧床容易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脱落可能会随着血液流动到各个器官,可能造成肺栓塞、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因此,随着产妇气血逐渐恢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较为温和的活动锻炼,有助于产后子宫修复,防止脂肪堆积。但需谨记“过犹不及”,产后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过早抱持重物都容易影响盆底功能。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容易导致蚊虫、细菌等滋生。此时产妇虽说不可以当风睡卧,不宜贪凉,但也应该保持所住环境空气流通,寒温适宜。更要讲究卫生,保持清洁,洗澡应避免使用冷水,洗漱后要及时擦干,勤换干净的衣物,尤其是勤换内衣裤,避免感染。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调饮食,食均衡

产后饮食调养重在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温热,容易消化,忌食煎炸燥热之品。古语云:“毋食生冷坚硬,一切异物,参食炙煿煎炒,毋过于肥腻,皆令致疾。”《千金要方》言:“凡产妇慎食热药、热面,食常识此。饮食当如人肌温温也。”

产后产妇大多气血两虚,加之哺育婴儿日夜操劳,导致脾胃不健,倦怠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进补。但如果过多摄入补品,反而容易出现舌苔厚腻、大便干结、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蔬果可以适量食用,如橙子、葡萄等,既可润肠通便,又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维生素,但不可以贪嘴多吃,更不应贪凉,食用冰镇过的水果,否则也会导致脾胃受寒,影响消化功能。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畅情志,防抑郁

女性生产后,分娩的产伤及产后哺育的劳累、哺育引起的疼痛症状、激素的波动等因素,容易发生产后抑郁,多发生于产后6周内。从中医的角度,七情皆可致病,产妇的情绪受到刺激后也可能对产妇本身、婴儿及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如《重订产孕集》云:“产后……心志宜和,思虑宜绝,悲恐忧郁,大喜大怒皆不可犯,七情伤人,甚于六气。”因此,月子中,家人应当避免言语不当导致产妇情志受到刺激,及时给予产妇适当的关怀及宽慰,做产妇坚强的后盾,心灵的港湾。主动分担育儿的压力,耐心陪伴、有效沟通,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总之,坐月子当以和为顺,以平为期,以平、和、顺的身心状态去逐步适应“母亲”这个温柔而强大的身份,迎接身为“母亲”的幸福吧!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