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反复出现咳嗽、喘息、胸闷,特别是在运动或是深夜出现。家长们揪心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个需要被重视的健康“敌人”——儿童哮喘。作为儿科领域发病率持续攀升的慢性疾病,哮喘虽难以根治,却能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有效控制,让孩子重获畅快呼吸的自由。为了让更多家长进一步了解儿童哮喘,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儿童哮喘。

01.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慢性气道炎症及其所导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通俗来说就是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变得很敏感,受到各种诱因刺激后容易出现以下变化:

炎症:气道内壁发炎并肿胀,导致管腔变窄;

肌肉收缩:气道周围的肌肉紧绷,就像“橡皮筋”似的将气道勒紧,管腔进一步变窄;

粘液增多:气道分泌大量“泡泡糖”样的粘液,进一步堵塞通道,使空气进出更加困难。

如同经历一场“三重封锁”,引起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哮喘症状反复出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

02.为何孩子会得哮喘

遗传因素:一二级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如湿疹、鼻炎、哮喘)的孩子风险更高;

环境诱因:气候改变;

过敏原:吸入性: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食入性:鱼虾蛋奶和花生等;

感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感染;

**其他:**冷空气、烟雾、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我国儿童哮喘患病情况

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我国0~14岁城市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分别为1.09%、1.97%和3.02%。2019年上海市调查显示,3~7岁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4.6%。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因此,哮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03.何时需警惕是哮喘

儿童哮喘发作有以下特点:

1.典型发作表现为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家属常可听到“吹口哨”的声音;2.发作常在夜间或清晨、春秋季节或有上述诱因;

3.症状可经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暂时缓解,年幼儿童哮喘发作更多发生于呼吸道感染后;

4.常存在共患病,如鼻炎、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等。

温馨提示:需注意特殊类型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仅表现为咳嗽>4周)和胸闷变异型哮喘(仅表现为胸闷>4周)。


04.需要做什么检查?
**1.肺功能检测:**肺通气功能(>6岁)、脉冲震荡(>3岁)、潮气呼吸肺功能(<3岁)、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

**2.过敏状态评估:**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血清总IgE及血嗜酸性粒细胞。

**3.气道炎症指标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评估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状况。

**4.胸部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胸部X线、胸部CT等检查。

05.科学管理,自由呼吸

儿童哮喘并不可怕

科学管理是关键

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是关键制定哮喘行动计划:和医生一起制定哮喘行动计划,学会监测病情,记录哮喘日记,懂得如何用药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该做什么;

按时用药:按医嘱规范使用控制药物,以减少哮喘发作的可能性,不能自觉良好,擅自停药;

避免诱因:了解诱发您孩子哮喘发作的诱因(如尘螨、花粉、烟雾、宠物、毛发等),做好环境控制,尽量减少接触;

随身携带哮喘急救药品: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快速缓解药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规律、健康饮食、主动接种疫苗,根据症状控制水平规律锻炼。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