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饭要趁热吃”的习惯?
也常以咸菜下饭?
一些看似平常的饮食习惯
可能悄悄在体内埋下“定时炸弹”
前不久
在泉州市第一医院
50岁的王先生被确诊食管癌
万万想不到,“元凶”竟是
自己30年雷打不动的
饮食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食管癌已成为全球第六大高发癌症,而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每年新增病例超过32万例,占全球总病例的53%。其中福建省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那口馒头,突然就咽不下去了。”王先生这样描述最初的症状。起初他以为只是“上火”,然而,随着症状持续加重,王先生变得连稀粥都吞咽困难。
经人介绍,王先生来到泉州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找到主任医师陈劭赓,经过胃镜检查后,一个令人心碎的结果摆在眼前: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已属中晚期。
令人扼腕的是,陈劭赓追问病史时发现,**王先生每天都要喝滚烫的浓茶,还酷爱咸菜配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却是王先生患病的“元凶”。目前,王先生正在进一步接受治疗中。
这些饮食习惯的背后
藏着食管癌大隐患
陈劭赓告诉记者,这几种饮食习惯会带来健康风险。
隐患一:趁热吃
王先生每天都要饮用数杯刚沏好的热茶(温度常超70℃)。65℃以上的热饮或食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食管黏膜反复被高温烫伤,在修复与损伤的循环中,癌变风险悄然累积。
隐患二:咸菜配隔夜菜
常年以咸菜、腌鱼佐餐。这类食物富含亚硝酸盐,可在体内可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剩菜存放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隐患三:吃饭过快
王先生坦言自己吃饭很快,经常“囫囵吞枣”。食物未经充分咀嚼,粗糙食团反复摩擦食管,造成微小损伤,为癌变埋下隐患。
守护食管,从改变小习惯开始
一、给食物“降温”时间:热茶热汤,多晾几分钟再入口,60℃以下更安全。火锅、热粥尤需警惕。
二、向腌制品说“不”:对咸菜、腊肉、咸鱼等浅尝辄止。对霉变食物,尤其是花生、玉米,要坚决丢弃。
三、咀嚼是金: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让食糜细腻顺滑,减轻食管负担。
四、多吃蔬果:每日一斤新鲜蔬菜、半斤水果。其中的维生素、抗氧化剂是食管的天然“防护服”。
五、戒烟限酒:烟酒是食管的“腐蚀剂”,烟草中致癌物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酒精(尤其高度酒)损伤黏膜屏障。
六、高危人群,主动筛查:40岁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爱吃烫食腌食、来自高发地区者,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胃镜检查。
来源: 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