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我的夜跑搭子走了,才38岁,前一晚她还在群里喊着“明天加练”,结果凌晨胸痛,吃了硝酸甘油没用,叫120送到医院,一查是主动脉夹层破裂,医生抢救一整夜,还是没留住。
“主动脉夹层破裂”这几个熟悉的大字,让我瞬间回到2017年那个夜晚,我的外公同样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去世。
救护车上,外公喊着“痛!痛!痛!”,他痛得几乎扭曲的面容和沙哑的呼喊,成了我永生难忘的画面。到达医院时外公已经陷入昏迷,几个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抢救无效……主动脉夹层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带走了我的亲人。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是人体整个动脉系统的源头,是人体最粗大的血管,负责将心脏中的血液输送给全身各个器官使用。
火锅料里有一种食材叫“黄喉”,就是用猪或牛的主动脉做的,它是血液离开心脏的第一根大血管。仔细观察这个血管壁是分层的,至少分内中外三层,实际可以分得更细。
所谓夹层就是内膜破了,主动脉壁的内层被撕下来,血液进入破口,本来一条管腔被分层两条,一个真腔一个假腔。主动脉夹层可以由不经意或剧烈运动诱发,血管内膜出现破口,在高速、高压血流冲击下,内膜与中膜分离,血液注入形成“假腔”,并逐渐延伸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一旦破裂便会造成患者猝死。若未积极治疗,24小时内死亡率每小时递增1%-2%,急性期的病死率高达70%。
典型症状:胸痛、背痛、腰痛,疼痛剧烈、撕裂样,不同于普通胸痛,主动脉夹层的疼痛如刀割般,疼痛从胸部开始,一直延伸到背部,硝酸甘油根本无法缓解。更致命的是,它常被误诊为心梗,一旦误用溶栓药物,反而加速血管破裂。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患者,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人群。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其中,气温变化、情绪波动、熬夜、工作压力大、抽烟喝酒等,是导致年轻人患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
年轻不是健康的特权,定期血压监测、避免过度疲劳、发现胸痛立即就医,这些看似琐碎的提醒,或许就是与死神赛跑时最关键的筹码。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