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骨骼健康,享受品质生活—骨病健康系列科普之3:

在儿童与青少年的成长旅程中,骨骼健康是支撑他们茁壮成长的重要基石。骨骼不仅是塑造体态的基石,还守护着内脏,支撑运动,并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质,不可或缺。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他们,骨骼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据统计,人体 90% 的骨量在 18 岁之前获得,儿童时期的骨骼状况对健康有着终身影响 。那么,如何科学地守护孩子们的骨骼健康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儿童与青少年骨骼的特点

快速生长

儿童与青少年的骨骼发育遵循阶段性规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关键阶段:

快速生长期(0-10 岁):儿童的长骨以年均5~7cm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5岁至青春期前,每年的生长速度可达5-7cm,同时骨矿物质沉积也在加速。

青春加速期(女孩约11岁后,男孩约13岁后):受生长激素与性激素协同作用,身高突增速度显著下降,平均每年增长8~10cm。

生长减速期(14-18 岁):骨骺线逐渐闭合,纵向生长放缓直至停止 。

可塑性强

他们的骨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就像柔软的黏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塑造。不良因素如长期姿势不当、营养不良等,可能导致骨骼形态变化。然而,这也为及早纠正习惯和治疗骨科问题带来了良机。研究表明,在骨骼发育的早期阶段,及时干预不良姿势,可有效降低脊柱侧弯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

软骨成分多

儿童与青少年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软骨成分。软骨柔韧富有弹性,对骨骼生长至关重要。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硬化成坚实骨骼。比如,新生儿的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存在囟门,这是为了适应大脑的快速发育,之后囟门会逐渐闭合,颅骨也随之骨化 。

常见的骨骼问题及应对

扁平足

扁平足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表现为足弓低平或消失,走路时容易感到疲劳、疼痛。大多数儿童的扁平足是生理性的,随着年龄增长,足弓会逐渐形成。日常应鼓励孩子多做踮脚、跳绳等足部锻炼,强化肌肉,促进足弓发育。若扁平足较为严重,影响行走和生活,可考虑佩戴矫形鞋垫或进行手术治疗 。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即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异常地向侧方弯曲,宛如“C”形或“S”形的扭曲之美,实则是一种畸形。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家长可细心观察孩子的背部对称性、双肩高度及腰线是否一致,这些简单的观察方法能帮助进行初步的自我判断。若怀疑孩子有脊柱侧弯,应及时就医检查。对于轻度脊柱侧弯,可通过佩戴矫形支具、参与专业的康复训练等非手术手段进行有效治疗;而重度脊柱侧弯则可能需要借助手术进行矫正。据统计,青少年群体中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意味着髋关节在发育的旅途中偏离了正常轨道,导致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期较难发现,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可能出现跛行、髋关节疼痛等症状。新生儿呱呱坠地后,医生会立即为其进行细致的髋关节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石膏固定等方法治疗;若发现较晚,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骨折

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意外导致骨折的情况并不少见。鉴于儿童骨骼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其骨折后的愈合速度相较成人更为迅速,因此治疗方法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大多数儿童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等。但对于一些严重骨折,如开放性骨折、骨折伴有神经或血管损伤等,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在骨折愈合期间,要注意给孩子补充足够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

促进骨骼健康的方法

合理饮食

骨骼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如钙、磷、维生素 D 等。家长需确保孩子饮食均衡,多摄入牛奶、豆制品、海鲜等富含钙质的食品。牛奶是儿童补钙的理想选择,每100毫升牛奶含有约100-120毫克的钙质。儿童每日钙需求量随年龄而异。例如,根据儿童成长需求,1-3岁的儿童每天需要约500毫克的钙,而4-6岁的儿童则需要约600毫克。因此,建议孩子每天饮用2-3杯牛奶,即350-500毫升,以满足其钙需求。此外,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多晒太阳是促进维生素 D 合成的天然方法,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可自行合成。此外,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鱼类,以及猪肝等食物也富含维生素 D 。蛋白质同样是构建骨骼的重要物质,瘦肉、鸡蛋、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应合理安排在孩子的饮食中 。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对骨骼健康大有裨益。跳跃类运动如跳绳、篮球、排球等,对增加骨密度效果显著。这些运动反复跳跃,能强烈刺激骨骼,促进骨小梁生成与排列,增强骨骼韧性。研究显示,坚持跳绳的孩子,身高在一段时间内增长明显加快。重量训练同样是增强骨骼健康的关键,利用哑铃、杠铃等器械锻炼,能提升骨骼抗压性和稳定性。此外,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虽对骨骼直接刺激不大,但能改善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为骨骼输送更多养分和氧气,间接助力骨骼健康。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运动前一定要让孩子充分热身,运动中佩戴好防护装备 。

保持良好姿势

良好的姿势是骨骼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家长应持续关注孩子的坐姿、站姿及走姿,及时纠正弯腰驼背、低头玩手机、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选择合适的桌椅也至关重要,桌椅高度应根据孩子身高调整,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舒适、正确的姿势。据调查,青少年群体中因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脊柱侧弯等问题的比例较高,因此培养良好姿势习惯刻不容缓 。

保证充足睡眠

生长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达到高峰,特别是在深度睡眠阶段,即NREM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此时分泌量可以达到白天的3-5倍。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生长和蛋白质合成,对儿童与青少年骨骼发育至关重要。研究显示,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2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因此,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根据全国爱卫办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小学生每天需要保持10至13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中学生则需要保证8至10小时的睡眠。建议孩子晚上10点前上床,确保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并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以免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

定期体检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是及时发现骨骼发育问题的关键。骨密度检测就像骨骼的‘X光镜’,能直观显示孩子骨骼的钙质含量,准确评估骨骼健康状况。X 线检查能帮助医生观察骨骼形态、结构,发现是否存在骨骼发育异常。一般建议,儿童与青少年每年至少全面体检一次,尤其是有家族骨骼病史或发育异常迹象的孩子,应适当增加体检次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和治疗 。

儿童与青少年的骨骼健康关乎一生的幸福。家长需倾注关爱,学校应强化教育,社会需携手共建,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科学的成长乐园,让他们的骨骼在精心呵护下如小树般茁壮成长,为未来的辉煌人生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石。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守护孩子们的骨骼健康,助力他们迈向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致谢原作者)。

参考文献:

如何维护孩子骨骼健康:美国儿科学会《优化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健康》指南的解读 - 丁香医生

儿童健康骨骼的养成(百度百科)

来源: 徐斌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