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节气

小雪节气过后便是大雪了,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古人曰:“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这句出自诗经《信南山》,这是一首祭祀雪和雪神的诗歌。意思是:上天沉沉布密云,大地纷纷扬雪花,再加绵绵细雨飘然而下。雪盛雨足年成好,滋润大地宜庄稼,催我百谷快发芽。

有道是“瑞雪兆丰年”,大雪时节蕴含着春日的生机,让人心生欢喜。

1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因天气寒冷,鸟儿已不再鸣叫。

**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且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虎是哺乳类食肉动物,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尤其是东北虎,它们的发情期就在冬季。

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它们会在感到阳气时抽出新芽。

古人认为,大雪后阳气已经有所萌动,虽然天气寒冷,但依旧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正如雪莱的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2

大雪传统习俗

大雪到腌肉忙

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阳台、门前晾着的“咸肉”都让猫猫狗狗们流连忘返。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粗盐、花椒、八角、桂皮、香叶、姜片、白酒、白糖少许炒制到散发出香味。再将炒制好的调味料均匀涂抹到肉类上面,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进补

大雪节气在冬月前后,对应十二音律中的第一律:黄钟。钟是雄浑音,代表聚,意思是阳气聚在了黄泉之下。白天一天天短,阴气一天天盛。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例如牛肉、羊肉、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驱寒保暖。

观赏封河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大雪节气并不是降雪量最大的时节,但大雪过后天气愈加变冷,南方的雪花也真的来了,北方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这也是北方孩子独一份的快乐记忆了。

3

大雪养生

起居宜早卧迟起

**起居宜早卧迟起,**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此时应当比夏日较早入睡,最迟晚上11点睡觉;而早上如条件允许可至天空发白才起,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同时也要多晒太阳,太阳之精能壮人阳气,多晒太阳能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动静结合

古籍有言“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

“动”也就是避免激烈的运动,做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就好,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静”可以选择晨起打坐调息等方式。

忌舔嘴唇穿衣过多

大雪时节,空气湿度会更低,感到嘴唇干燥时候忌舔嘴唇,舔嘴唇并不能起到滋润嘴唇的作用,反而会越舔越干,越舔越裂,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此时需要多补水和涂抹成分简单干净的护唇膏。

冬季寒冷,穿衣过多稍微一动就容易出汗,穿过后更容易风邪入侵,记得适当添加衣物。

4

饮食养生

冬吃萝卜赛人参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这恰恰道出了冬令进补高热量饮食,往往又容易形成积热内生的症状。

此时,水灵灵的白萝卜就该闪亮登场啦!萝卜生吃或榨汁饮用能清热生津防燥,适合肺燥咳嗽、咽干口渴、大便燥结之人。炖熟的萝卜软烂美味,更适合脾胃弱的人食用。

山药枸杞鸡汤

对于阴虚血燥之人,牛羊肉等大热之品不宜多吃,而鸭肉、龟、鳖、乌鸡等肉类性平或偏凉,可适当选用。
还可适当加入沙参、玉竹、石斛、黄精、枸杞子、桑葚子等药材,既美味又滋补,有补益虚损、滋养身体的功效。这一道山药枸杞鸡汤就很合适。

**食材:**怀山药30克,枸杞15克,乌鸡或母鸡半只约500克,生姜3~5片,盐适量。

**做法:**将鸡肉洗净切块,与怀山药、枸杞子、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

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煲1~1.5小时,撒入适量精盐即成。

**功效:**养阴健脾、益肾补虚。

风中闻草木,雪里见江山。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日漫漫,温补为宜。

快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篇冬日的问候,愿君冬安。

园内风景

来源: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