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极大威胁。雾霾中的PM2.5颗粒可深入肺泡,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增加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甚至肺癌的风险。面对雾霾,中西医结合防护策略能够更全面地保护呼吸系统健康。本文将从中医食疗调理和西医防护措施两方面,为您提供实用的防护指南。

一、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及重金属等组成。这些物质进入呼吸道后,可引发以下健康问题:

1.短期影响:咳嗽、咽痛、鼻塞、流涕、胸闷、气喘,甚至诱发急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

2.长期影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加重,增加肺癌风险。

3.特殊人群更易受影响:儿童、老年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应格外警惕。

二、中医润肺防霾食疗方

中医认为,雾霾属于“浊邪”,易伤肺气,导致肺阴不足、痰湿内生。通过食疗调理,可润肺排浊、增强抵抗力。以下推荐几款防霾润肺食疗方:

1.雪梨百合银耳羹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化痰。
材料:雪梨1个、百合15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后撕小块,雪梨去皮切块,与百合一起炖煮至粘稠,加冰糖调味。
适用人群:适合干咳、咽干、皮肤干燥者。

2.罗汉果陈皮茶

功效:清肺化痰、利咽止咳。
材料:罗汉果1个、陈皮5克。
做法:罗汉果掰碎,与陈皮一同沸水冲泡,代茶饮。
适用人群:雾霾后咽喉不适、痰多者。

3.黄芪山药粥

功效:补益肺脾、增强免疫力。
材料:黄芪15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
做法:黄芪煎水取汁,与山药、粳米同煮成粥。
适用人群:体虚易感冒、气短乏力者。

4.白萝卜蜂蜜饮

功效:化痰止咳、润肠通便。
材料:白萝卜半根、蜂蜜适量。
做法:白萝卜榨汁,加蜂蜜调服。
适用人群:雾霾后咳嗽痰多、便秘者。

三、西医科学防护措施

中医食疗重在调理,而西医防护则强调减少雾霾的直接伤害。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选择合适的口罩

⑴N95/KN95口罩:可过滤95%以上的PM2.5颗粒,适合雾霾严重时佩戴(如AQI>150)。

⑵医用外科口罩:防飞沫效果好,但对PM2.5防护较弱,适合短期外出使用。

⑶普通棉布口罩:几乎无法阻挡PM2.5,不建议雾霾天使用。
注意:N95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呼吸阻力过大导致不适。

2.减少户外活动

⑴雾霾天(AQI>100)尽量减少户外运动。

⑵如需外出,避开早晚高峰(车辆尾气浓度高)。

⑶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HEPA滤网型)降低PM2.5浓度。

3.保持鼻腔清洁

⑴外出回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颗粒物残留。

⑵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40%-60%),减少呼吸道刺激。

4.增强免疫力

⑴补充维生素C、D,适当运动(如瑜伽、室内健身)。

⑵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四、中西医结合防护建议

1.雾霾前预防:提前3~5天服用黄芪党参茶(黄芪10g+党参5g煮水),增强肺卫之气;易过敏者可加防风6g抗敏。家中常备密封式防霾口罩(如电动新风口罩),同时用白芷+苍术熏房杀菌,减少雾霾致病风险。

2.雾霾中防护:外出必戴N95口罩(4小时更换),避开早晚高峰时段;饮用罗汉果茶、雪梨汤润肺;室内运动替代户外活动,避免深快呼吸。

3.雾霾后调理:若雾霾后出现咳嗽、咽干等不适,可用白萝卜蜂蜜饮、川贝炖梨、罗汉果茶等。注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胸闷、气促),应及时就医,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后建议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促进代谢排毒。

结语

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的危害不容小觑,中西医结合防护策略能够从“外防”和“内调”两方面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伤害。中医食疗润肺排浊,西医措施阻隔污染物,双管齐下,护佑呼吸健康。真心希望这篇文章里的防护攻略能帮到大家,让咱们在雾霾天少受点危害,远离那些烦人的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陈建武 浦江第二医院 内一科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