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九江市气象台发布消息,受副高增强北抬影响,我市即日起告别潮湿闷热,正式“出梅”。同时,我市迎来晴热高温天气。
来自市气象台的数据显示,6月1—3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80.9毫米,较常年同期(255.2毫米)偏多0.9成;平均气温25.3℃,较常年同期偏高0.2℃。预计7月份我市平均降水量为100—150毫米,比常年同期(194.8毫米)偏少2—5成。主要降水过程大致出现在三个时间段,分别为7月7—9日、7月12—14日、7月24—27日。预计7月份我市平均气温在28.5—29.5℃,比常年同期的28.4℃偏高0—1℃。高温日数13—18天,比常年同期偏多3—8天。


进入7月,我市高温日数偏多,高温呈现范围广、强度强的特点,气象部门建议各地做好防暑降温和水电等能源保障等工作。7月又值暑期,气象部门提醒有关单位和部门须加强防溺水安全巡查,切实做好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7月我市各地降雨明显偏少,部分地区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气象干旱,气象部门建议缺水缺墒地区可抓住有利天气开展人工增雨工作,减轻气象干旱对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高温热浪来袭
请大家务必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防暑降温小贴士请收好~

中暑有这三类
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乏力、多汗、头晕、耳鸣、胸闷等。
轻症中暑: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心跳加快等,还会伴有体温升高。
重症中暑:表现为高热、痉挛、昏迷、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症状。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重症中暑急症,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在24小时内死亡。

中暑的急救处置
如果高温下有人发生昏迷,应立即这样做:
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使其平卧,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将病人的头部及肩部稍垫高。
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如果中暑者的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让病人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冰水或50%乙醇擦洗患者全身,并为其按摩肢体,也可以在患者额部、双颞侧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对重症中暑者,应该在降温的同时,迅速将其送至医院抢救。


这些是高危人群
一般而言,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者,以及本身患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导致一系列不适,引发中暑。
户外工作者:首先在高温条件下,一定要有降温措施,想方设法降低温度。在高温下工作或运动,要切记不能过久,一般每天高温下工作或运动尽量不超过8小时。当有高温红色预警时,建议应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孩子:对于孩子、特别是那些没有自主能力的婴幼儿来说,家长在高温天应注意给孩子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孩子如果外出,一定要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同时注意,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里。


老人及体弱者:对于老人或本身有疾病的患者来说,在炎夏更要当心自身健康,饮食有度、注意休息。家人也要多加留心,随时查看他们是否有中暑或疾病加重的迹象,如果有问题,及早就医。
重要提示:炎炎夏日,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不能抱着“忍一下就好”的想法,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 掌中九江、江西天气、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