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齐尔厉兵秣马准备飞跃英吉利海峡时,传来了同行捷足先登的消息,1785年1月7日,法国人布兰查德和美国同伴杰弗里斯乘坐氢气球跨过英吉利海峡,从英国多佛城堡飞到法国的加来镇。为了保持领先和恪守承诺,罗齐尔宣布将逆向跨越英吉利海峡--从法国飞到英国。此举最大难度在于顶风的概率远远大于顺风。热气球的续航能力已经不能胜任。罗齐尔的“赌注”,押在他新发明的氢气--热气“双体气球”上。
1785年1月7日,法国人布兰查德和美国同伴杰弗里斯乘坐氢气球跨过英吉利海峡,从英国多佛城堡飞到法国的加来镇
(来源:doverhistorian)
由于氢气比热空气轻,因此氢气球相对体积小,全靠抛掉沙包上升,泄出氢气下降;热气球相对体积大,通过添柴加火和自然冷却来操纵升降,需要携带大量由稻草、羊毛和白兰地酒充当的燃料。罗齐尔的聪明在于将热气球上方附加一个较小的氢气球,这样便能随意控制沉浮又减少燃料储备。氢气球的发明者查理教授警告说,这是“在炸药下点火”,但罗齐尔不为所动并志在必成,然而出征前仍和副手罗曼双双立下了遗嘱。
罗齐尔在火焰上吹氢气观察燃烧
(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罗齐尔氢气--热气“双体气球”原理
(来源:科技之光)
1785年6月15日清晨7时,随着一声号炮,罗齐尔的“捆绑”气球从布洛涅海滨排云而上,但到达700英尺高度后风向骤变而被吹回。接着气球顶部爆炸燃烧,坠落在海边的礁丛中,罗齐尔和罗曼当场殒命。出师未捷,求仁得仁,罗齐尔时年31岁,作为登天第一人和空难第一人而走进历史。他留下的混合浮力“罗齐尔气球”却长盛不衰。1999年3月21日,飞行世家传人皮卡德驾驶着“罗齐尔气球”,完成了首次环球之旅。
1785年6月15日罗齐尔和罗曼乘坐的气球爆炸
(来源:Histoire des ballons et des aeronautes celebres,by Gaston Tisandier,1887)
罗齐尔和罗曼遇难
(来源:commons wikimedia)
选自:《播火录》
来源: 《播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