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一旦异常增大,将严重威胁健康。巨脾,这一看似陌生的词汇,实则与多种疾病息息相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肝胆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饱受巨脾困扰的患者实施了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手术。临床效果良好,不仅解除患者的病痛,更以其微创、高效的优势,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新的健康希望。
病例回放
患者李女士(化名),女,56岁。近6个月来,她的左上腹部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胀痛,且症状逐渐加重,进食后饱胀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肝胆外科。肝胆外科主任刘海宁组织科室医生对该病例进行了充分讨论,明确诊断为:巨脾、地中海贫血、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糜烂性胃炎、高血压病。
同时,科室邀请放射科、麻醉科(手术室)、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MDT会诊。专家们考虑患者脾脏达III°肿大,已出现上消化道压迫症状,有手术指征。若保守治疗,脾脏可能继续增大,导致病情恶化。
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手术。但肿大的脾脏导致周围解剖间隙变窄,且通常具有偏软和质脆的特点,一旦术中牵拉方向不正确或术者用力过度,将面临严重的出血风险。该微创手术对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
手术过程
手术当天,肝胆外科手术团队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了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医生们在3D高清电视摄像系统下,可见脾脏显著增大,占据整个左上腹。
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医生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细操作,轻柔分离血管,精准切除并取出这个大小约为25*18*10cm的“巨脾”。术后患者转入ICU观察,次日安返病房。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已顺利康复出院。
健康科普
脾脏位于左上腹部,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血液过滤、红细胞破坏与储存等多种生理功能。正常成人脾脏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200g。
巨脾,即脾脏显著增大的病理状态。脾脏超过正常体积的2~3倍时,可视为巨脾。
1.病因
**感染因素:**如利什曼病、败血症、血吸虫病、伤寒、副伤寒、疟疾等,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脾脏肿大。
**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殖性疾病、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可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其增生肿大。
**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其他因素:**如门静脉阻塞/门脉高压、脾脏内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等。
2.症状
贫血、发热、黄疸、腹痛、腹部包块等相关症状。
3.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介入栓塞等。
4.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行为。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注重饮食卫生
避免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生水。尤其是在流行病高发季节,应注意预防感染。
定期体检与筛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巨脾的疾病。对于高危人群,如血吸虫病、疟疾等流行地区的居民,应加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筛查工作。
增强健康意识
了解巨脾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适时及时就医检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麻醉科(手术室) 谢敏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谢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