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探索全民科普反诈路径,7月4日,浙江财经大学师生代表一行20余人,来到杭州市反诈中心上城体验馆参观体验。

体验馆是在杭州市科协、杭州市反诈中心指导下,由上城公安分局、区科协等多部门共建的省内首创沉浸式反诈科普教育基地,集“知诈、识诈、揭诈、防诈、反诈”于一体,成为展示科技反诈成果、提升全民反诈意识的重要窗口。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效吸引了省内外众多考察团调研学习,累计接待访客超6万人次,是杭州市创建“科普反诈”样板的标杆阵地。

在体验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浙江财经大学师生代表在互动体验区,通过VR反诈一体机亲历了冒充公检法、刷单诈骗等高度仿真的电信网络诈骗场景。在AI换脸变声设备上看到自己的面容在屏幕上被实时替换,参观人员在惊讶之余,互相提醒要在平时注重防范面部信息盗用。反诈万花筒系统通过触屏交互,将复杂的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模块化、可视化,参观人员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些精准的防骗指南。

一名学生在体验后感慨:“科技真是把双刃剑。VR模拟受骗的流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只要一步操作错,就很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哪怕是看似平常的操作,都可能暗藏诈骗陷阱,一定要多加学习,多加防范。”

在反诈知识学习区,参访团队参与了反诈知识竞赛,通过抢答互动形式检验和巩固了对诈骗短信识别、陌生来电应对等实用技能的掌握。大家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一个个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真实案例触目惊心,如学生因轻信“低价购票”信息被骗数万元、因安装非法兼职软件导致巨额财产损失等,为参访人员进一步敲响了警钟。体验馆配备的智能反诈机器人,就“如何识别假冒客服”“遭遇诈骗后的应急处置流程”等要点进行回答,使反诈知识更加入脑入心。多名同学当场表示“要将反诈知识带回校园、传递给身边同学”。

体验馆二楼,反诈宣传大使为参访师生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反诈警示课,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带队老师表示:“很多同学做科研做学术很有头脑,遇到诈骗却很容易轻信上当。特别感谢体验馆为我们上了一堂‘模拟受骗’的科普反诈实践课,这样的实体化场馆应该带更多的同学来体验参观。”

高校是反诈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此次活动,浙江财经大学师生们不仅掌握了反诈“硬本领”,更深刻认识到科普反诈工作人人有责。全省第二家科普反诈体验馆即将在上城区丁兰街道国际创新港开馆,目前已有多所高校预约参观,将推动科普反诈防线筑得更牢、织得更密。

据了解,浙江财经大学反邪专业团队正在研发反邪创新模式,此次活动学习科普反诈创新模式,为反邪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来源: 浙江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