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糖时,血糖仪“滴”的一声,数字亮起的瞬间,你的心是否也跟着悬了起来?想通过运动控制血糖,却害怕跑步跳绳让膝盖“抗议”?别让错误认知困住自己!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糖尿病专科主任曹丽君揭秘:低冲击运动才是糖友控糖的“温柔武器”—— 既能像给关节盖了层保护垫般减少压力,又能精准调节胰岛素,让血糖不再“大起大落”。
从今天起,跟着这套“温柔燃糖术”和科学饮食法,把控糖变成每天轻松就能完成的小目标!
### 一、低冲击运动:糖友的“温柔燃糖法”
低冲击运动的核心在于减少关节压力,同时持续激活肌肉,促进葡萄糖代谢。我们推荐了几个简单易操作的日常运动:
**1.居家抗阻训练:**利用矿泉水瓶、弹力带等轻便工具就能完成。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代替哑铃(如坐姿划船、侧平举)每组 10-15 次,每天3组;
**2.靠墙静蹲:**后背紧贴墙面缓慢下蹲,想象自己坐在隐形椅子上,每次坚持30秒,重复5次。这些动作能有效锻炼大肌群,提升基础代谢,帮助身体消耗更多糖分。
3.舒缓瑜伽:
**选择山式:**双脚并拢站立,脊柱延展,双臂自然下垂,掌心贴腿侧;收腹,肩胛骨下沉,目视前方。
树式:
①将双腿并拢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②将左脚离地归于右大腿根部,千万不要压到膝盖,双脚之间建立平衡;
③把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身体保持平衡,慢慢地将手向头顶伸展;
④保持呼吸稳定,保持此姿势5-6个呼吸,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还能缓解压力。
研究发现,压力过大时,身体会分泌升糖激素,而瑜伽通过放松身心,间接辅助血糖控制。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即可。
**5.水中漫步:**在泳池中缓慢行走,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担,同时水流阻力增加运动强度。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即可,有效促进糖代谢。
曹丽君主任提醒:“水温保持在30-32℃为宜,避免因水温过低引发血管收缩,影响血糖波动。”
二、运动控糖黄金法则:医生护士划重点
**监测先行:**运动前后务必测量血糖。
重点强调:“空腹血糖>16.7mmol/L或血糖<5.6mmol/L时,不建议运动。运动中若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止,吃15g含糖食物(如半根香蕉、4颗糖果),15分钟后复测血糖。”
**循序渐进:**第一周从每天10分钟开始,每周增加5分钟,循序渐进加到30分钟。
记住,控糖不是百米冲刺,而是稳稳的马拉松。装备到位:选择柔软透气的运动鞋,检查鞋底防滑性;运动时携带糖果、急救卡,告知家人运动路线和预计返回时间。
三、“吃动平衡” 双管齐下,控糖事半功倍
运动消耗热量,饮食控制糖分摄入,二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控糖效果。
**主食替换:**将白米饭、馒头换成燕麦、糙米、荞麦面等全谷物,这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餐后血糖波动更小。
**蛋白质搭配:**每餐保证一份优质蛋白,如鸡蛋、豆腐、鱼肉。蛋白质可延缓碳水吸收,增加饱腹感。例如早餐吃燕麦粥 + 水煮蛋,午餐来份清蒸鱼 + 清炒时蔬。
**加餐技巧:**两餐之间饥饿时,选择低糖水果(如蓝莓、柚子)、一小把坚果或无糖酸奶,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引起血糖飙升。
控糖这场持久战,选对方法才能少走弯路。“温柔燃糖术”搭配科学饮食,不用挥汗如雨,不用咬牙坚持,就能把血糖稳稳“拿捏”。
从今天开始,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原来和糖尿病和平共处,真的没那么难!如有任何不适,随时联系医生,我们陪你一起稳稳控糖,共同守护健康!
来源: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