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上海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报告厅内,随着大屏幕上的开源标识缓缓点亮,病理大模型RuiPath正式向全球开源核心架构。此时,距今年二月该模型首次发布仅过去四个月。这场由瑞金医院携手华为举办的开源发布会,标志着国产医疗AI完成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享的跨越式进阶。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在致辞中表示,从技术发布迈向真正的临床落地,当前病理大模型还面临两大关键挑战:临床覆盖率不足,如口腔、儿科肿瘤诊断仍然缺乏;其二是应用可及性有限。为此,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实现"双开源"突破,一是开源700张数字病理切片测评数据集,二是开源算法模型,构建产学研协作生态。希望此次开源与成果共享,能凝聚更多通道的力量共同完善模型,严格验证临床安全性,助力上海形成垂直化医学AI生态。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育说道,病理诊断作为医疗诊断的 “金标准”,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瑞金医院此次病理模型的开源,是推动医疗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将带来深远影响。此次将病理模型开源,不仅率先完成从实验室到临床验证的跨越,更以开放共享的姿态,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地区、更多患者,为全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我国病理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病理医生数量缺口巨大,分布不均衡,二是基层医院初诊符合率较低。而数字化智慧病理是突破这一困局的关键所在,因此,病理大模型是该领域的焦点。

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助理笪倩坦言,他们持续推进病理科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数据层面,百万级高质量病理切片库覆盖常见癌症,且罕见病数据全国领先;算法层面,采用“智能学习系统”(PanVL-T1技术),在12个主流公开数据集14个辅助诊断任务中,有7个任务AUC、ACC、 F1 score三个维度均比肩世界顶尖模型;算力层面,首次用16张国产芯片训练百万切片;存力层面,通过压缩技术最多可省下45%存储空间,存算协同技术节约 30%训练周期。未来,期望RuiPath能从上海辐射全国,让县医院也能拥有三甲医院的诊断能力,并联合全球机构整合多模态数据,为癌症患者抢出更多生命时间。

RuiPath视觉基础模型现场正式开源。瑞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朱立峰介绍道,该模型依托百万张高质量数字病理切片数据,结合华为开源的AI全流程工具链,进行标注、训练和模型精调而成。配套开源测评数据集与实践指南,覆盖了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7个常见癌种及下游任务训练。华为也同步开放了基于以上开源模型的示范实践。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在会议上提出四点倡议:在数字化基础上,做好医疗数据集的标准化和管理运营;构建多科室、多院区、可共享的智能诊疗数据基础设施平台;促进数据工程、模型工程、评测技术的工具化、标准化,加快开放;构建合理的AI诊疗商业模式并推动落地。华为医疗卫生(西)军团总裁张伟力介绍了华为与瑞金医院合作开发病理大模型RuiPath的实践经验。

今年2月,基于瑞金医院单中心数据训练而得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正式发布,此后,模型增训优化、模型测评和应用开发等工作不断更新,RuiPath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更贴近临床诊断任务。

如今,瑞金医院又与来自海内外的12家医疗机构共同启动RuiPath病理大模型的全球多中心计划,共享最新研发成果,协同推动病理大模型持续迭代。

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提到该计划的三大核心目标:提升可及性,通过多中心协作,将优质病理资源与RuiPath技术推广至偏远及资源匮乏地区,解决诊断能力不足问题;推动标准化,建立统一质控与数据管理流程,确保模型在不同中心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与可靠性;促进技术创新,依托多中心应用积累的丰富数据,加速数字化病理与计算病理学研究,助力学科突破。

王朝夫表示,该计划是瑞金医院病理科的重要突破,更是病理学领域的里程碑式探索。他呼吁更多通道伙伴共同参与,通过技术共享与协作,提升病理诊断服务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编辑:公子欣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