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某高校保密管理专业的师生踏入全省首家反诈中心体验馆—— 杭州市反诈中心上城体验馆。戴上VR反诈一体机设备,学生们瞬间“穿越” 到逼真的 “诈骗现场”:手机短信不断弹出高薪offer,陌生来电带着 “官方” 口吻承诺入职福利,社交软件里的“HR” 热情催促缴费培训…… 沉浸式的体验,让每一个陷阱都触手可及。当一名学生摘下VR设备,忍不住感叹:“要是早点来就好了!” 工作人员随即追问:“是不是之前遇到过类似骗局?” 这一问,引出了一段令人警醒的真实经历。

“那次我们在招聘网站上刷到‘月薪1万起,五险一金 + 带薪年假’的保密技术岗。对方说涉密岗位要岗前培训,培训费、报名费、保险费加起来15000元,还信誓旦旦说入职就报销。” 回忆起往事,这位学生仍心有余悸,“我们本来心存疑虑,可对方不仅提供了完整的公司介绍,还展示了包括资格审查、能力测试在内的严谨入职流程,甚至用“紧急用人” 的话术制造紧迫感。我们渐渐放松了警惕。”

“根据指引在网站上报名成功后,出现限时完成付款的页面,hr催促缴费。看着诱人的薪资,我们鬼使神差就转了账。缴费后,后续消息石沉大海。当我们试图通过微信联系对方时,已被拉黑,拨打电话无人接听。我们这才意识到被骗了。”这种诈骗案例在其学校发生不在少数。据统计,2025年毕业季期间,诈骗分子利用求职焦虑设下的“钓鱼陷阱”数量同比激增45%,已有大量高校应届生被骗。“保密专业的学生,学过数据安全、网络防护,可还是栽了跟头。” 带队老师的话语里满是痛心与警醒,“哪怕学过专业知识,也难免在现实诱惑面前放松警惕。希望同学们通过馆内体验,看清骗子套路,实现馆外‘免疫’。”

高校毕业季往往是求职诈骗高发期,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以“高薪轻松”“快速入职” 为诱饵,诱使受害者掉入陷阱。在此提醒广大求职者:

严格核实企业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等正规渠道查询企业信息,确认其真实性和经营状态;

坚决拒交任何费用: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各种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求职招聘陷阱。正规企业不会在招聘过程中要求求职者缴纳费用,若遇收费要求,务必提高警惕;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切勿随意向陌生平台或个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理性看待岗位待遇:当某职位薪资水平远超行业标准且工作内容轻松时,需审慎判断,切勿轻信“天上掉馅饼”。

如不幸遭遇诈骗,请立即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拨打 110 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求职之路无捷径,唯有保持警惕、理性甄别,才能避开陷阱,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来源: 浙江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