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只讲了三种野菜

是不是已经有人去地里搜刮过一圈了?

这篇我们讲讲另外两种

03马兰头

马兰头很好认,紫红色的茎秆,椭圆的叶片边缘有几道小锯齿,那些石头缝和碎石堆里都能看到一把把。

三四月的乡村田间到小区花坛,富有生活经验的妈妈阿姨们手拿剪子和篮子,一拢一挑一剪就是收获了,此地把采集马兰头的过程叫做“挑马兰“,可谓极具生活了。

马兰头怎么吃?「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供了一种吃法。香干马兰头也是江南一带流行的菜式,入沸水焯熟,沥干切碎,调点麻油,拌入豆干,细嚼一口,脆嫩的茎叶迸出略带通鼻清咽的满口清香,无论清粥小食还是奢豪宴请都不卑不亢。

04荠菜

这种跟菠菜有些相像的野菜热闹地生长于阳春三月,贴着地皮,锯齿状的叶子表面一层细细的绒毛,采摘起来实在有些麻烦。但清香微甜的口味以及窝了一冬的老少想要舒展的懒筋让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报春菜”。

荠菜在江南太常见了,街头小店常年供应的荠菜馄饨让大家几乎忘记了它的时令和鲜洁,知名老饕苏东坡除了爱吃肉也会苦求鲜荠在做一道“东坡羹”,“时绕麦田求野荠”,我们的老妈们也会在晨练踏春时采得一篮野荠,加上绢豆腐一同做成清白相间的“荠菜豆腐羹”,鲜得掉落一地眉毛。

据说过去,食材并不丰富,吃够了窖藏腌冬的百姓和显贵们争鲜食荠,除了食器和厨具以外别无二致,而现在蔬果丰富,老百姓们还是喜欢这一口春的滋味,在这一点上古人今人倒是口味统一。

05香椿

早在汉朝,香椿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选秀入宫,与荔枝美人丰盈甜美的身姿被众星捧月不同,香椿姑娘更像是性格鲜明爱谁是谁的女汉子,喜欢吃的欲罢不能,不喜欢吃的也嗤之以鼻。古今两大知名吃货苏东坡和汪曾祺都好这一口时鲜美味。

现在物质丰富了,只要愿意花钱总能买到香椿芽,以前要想采香椿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这是少有的长在树上的野菜,不像其他野菜俯首可采。春分前后香椿就开始冒芽,当叶厚芽嫩,绿色红边,香味浓郁时,就是可以食用的香椿了,此时开始采着吃可以吃一个月直到到谷雨。

青白微红的香椿拌豆腐,黄绿相间的香椿炒鸡蛋都是常见的佐酒下饭的家常菜,有人顾虑香椿里的亚硝酸盐,其实发芽期的香椿里亚硝酸盐含量并不高,市场上的香椿芽基本都是低于国家要求的,优选嫩芽含量较低,烹饪时再用沸水焯烫一下,还能减少三分之二,莫要听了传言影响了吃货的本心。

野菜虽好,但毕竟有“野性”所以小编再再再再唠叨一下若误食有毒野菜

应及时催吐 导泄

可食用生鸡蛋清,生牛奶或用大蒜捣汁冲服

情况严重要及时送医

来源: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