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想过,自己的社交生活状态,竟与血管健康息息相关?在全球范围内,静脉血栓栓塞(VTE)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它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常见血管疾病,每年约有 1000 万人被新诊断出患有 VTE。寻找更多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成为预防 VTE 的关键,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社会隔离” 可能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重要风险因素。
“社会隔离”,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中缺乏足够的人际互动。比如独居在家很少与他人往来,和亲朋好友一年见不上几次面,甚至连每周出门参加一次社交活动都做不到。这种看似普通的生活状态,其实是一个常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社会隔离状态,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风险,但其与VTE的关联尚未被充分评估。同时,社会隔离究竟如何影响健康,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楚。
而血浆代谢物,成为了破解这一谜题的关键钥匙。血浆代谢组就像是人体健康的 “化学地图”,通过分析其中的代谢物,能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研究者推测,代谢物或许就是连接社会隔离与健康隐患的 “桥梁”。带着这样的疑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权威杂志《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为揭示社会隔离与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依据。
这项研究纳入了 236,026 名在研究开始时未患有VTE,且拥有完整代谢组学数据的参与者,他们平均年龄 56.5 岁。研究人员用三个简单问题来判断是否存在社会隔离:是否独居?与亲友互相拜访的频率是否少于每月一次?每周是否没有任何社交活动(比如去健身房、参加社团活动等)?只要符合其中至少两条,就被认定为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结果显示,约 8.9%(21,116 人)的参与者存在社会隔离情况。
在长达 12.5 年的随访过程中,共出现了 6681 例 VTE 事件。研究表明:相比社交正常的人群,社会隔离组患 VTE、DVT 和 PE 的风险分别高出 17%、15% 和 28%!进一步分析发现,哪怕只是某一项社交指标不达标 —— 亲友拜访少、不爱出门社交,或者独居,患 VTE 的风险也会分别增加 10%、6% 和 8%。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49种血液代谢物,运用专业统计方法筛选出28种关键物质,构建出独特的"社会隔离代谢特征"——包括炎症标志物(如糖蛋白乙酰化物)、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酮体和脂肪酸等在内的代谢物,其评分每增加1个标准差,会使VTE、DVT和PE风险分别增加16%、14%和20%(图1)。
图1. 社会隔离的代谢特征评分与VTE(A)、DVT(B)和PE(C)风险之间的关联
更关键的是,中介分析证实"社会隔离代谢特征"在社会隔离与血栓风险间扮演重要角色,能解释约11%的VTE/DVT风险和8.4%的PE风险,其中11种核心代谢物(如脂肪酸比例失衡、特定氨基酸水平异常等)尤其关键,它们如同"隐形桥梁"将社会隔离与血栓风险紧密相连(图2)。
图2. 社会隔离代谢特征显著介导社会隔离与VTE的关联
这项研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社会隔离不只是 “孤独” 这么简单,它可能通过改变体内代谢物水平,悄无声息地增加患血栓的风险。这也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社交、主动打破 “孤独圈”,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更是在为血管健康保驾护航。未来,或许可以通过改善社交状态,调控体内代谢物,找到预防 VTE 的新方向。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许久未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约一场聚会,让健康与快乐一同 “流动” 起来!
参考文献:
Xiang H, Gan X, Zhang Y, Zhang Y, Ye Z, Yang S, Huang Y, Wu Y, Zhang Y, Qin X. Association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Plasma Metabolites With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25 Feb;45(2):332-340.
编辑 | 向浩 伍逸婷
审核 | 秦献辉 张园园
来源: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