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更为多发。小儿肺炎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孩子患病期间,家庭护理显得尤为关键。本次科普会详细介绍小儿肺炎的家庭护理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患儿,促进其身体康复。
一、了解小儿肺炎的基本症状
小儿肺炎一般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起病急骤或迟缓,症状常见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患儿发热时体温多在38~39℃,小部分可能高达40℃左右,新生儿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升。咳嗽及咽部痰声在早期就很明显,早期为干咳,恢复期咳嗽增多且有痰;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呕吐、烦躁、精神萎靡等症状。
二、观察患儿呼吸状况
在居家环境中,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这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安静状态下如果患儿的呼吸次数每分钟超过50次,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家长还需要注意患儿是否有鼻翼扇动、唇周青紫、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等重症表现,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三、保持室内环境舒适
(一)温度与湿度
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50%~60%。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轻咳嗽症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室内安放加湿器来保持空气湿润。
(二)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换气,避免烟雾、尘埃等污染物。在患儿患病期间还要尽量减少室内人员流动,谢绝客人来访,特别是其他人有呼吸道感染时,应与患儿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三)安静整洁
要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有利于患儿休息;人多吵闹的环境不利于患儿康复,居家环境下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有来访人员逗留时间不宜过长。
四、合理营养与补充水分
(一)饮食清淡易消化
肺炎患儿常伴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因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以给予流质饮食,如牛乳、米汤、蛋花汤、菜汤、果汁等;患儿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等;注意需要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摄入来增强患儿抵抗力。
(二)补充足够水分
由于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再加上高热时水分丧失较多,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水分来保证患儿体内水分平衡。
五、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
(一)皮肤护理
患儿出汗过多时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注意要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
(二)口腔护理
对于痰多的患儿应该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家长可以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的患儿应该勤翻身,这样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此外还要注意患儿口腔清洁,防止发生口腔感染。
六、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还要注意观察小儿鼻腔内有无干痂,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对于喘憋严重的患儿,建议辅助其取半卧位,把头和上半身抬高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七、增强免疫力与预防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保持适当的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注意合理喂养,防止营养不良;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还要注意随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
小儿肺炎患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容易再受感染。因此需要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注意做好空气消毒来预防感染。
要自行给孩子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八**、心理支持与情感关怀**
患儿在患病期间,由于身体不适,可能会变得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家长要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安抚患儿的情绪,让患儿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家长自身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良好的情绪影响患儿,促进康复。
最后,小儿肺炎的家庭护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家长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家长要认识到小儿肺炎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不要掉以轻心或盲目自行处理。在护理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或困难要及时向医生咨询或寻求专业帮助,如此才能确保患儿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作者:王欢 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
来源: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