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通过手术重获清晰视力。然而,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专家特别提醒,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更为脆弱,即使白内障术后视力提升,仍需坚持定期检查眼底,以防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等严重并发症,避免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高度近视患者眼底风险更高
高度近视(600度以上)患者的眼球往往比正常人更长,眼轴拉长会导致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甚至出现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问题。许多患者误以为白内障手术后“一劳永逸”,但实际上,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可能悄无声息地进展,早期发现才能有效干预。
临床数据显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10倍。部分患者术后视力突然下降,并非手术问题,而是原本存在的眼底病变恶化所致。
术后定期查眼底:防患于未然
白内障手术仅替换了混浊的晶状体,但无法改变高度近视带来的眼底结构异常。因此,专家建议术后随访需“双管齐下”:
1. 常规复查:检查切口愈合、人工晶状体位置及眼压;
2. 重点筛查眼底:通过散瞳检查、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欧堡超广角眼底照相等,监测视网膜、黄斑区健康状况。
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各查一次眼底,稳定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若出现闪光感、飞蚊增多或视野缺损,必须立即就医。
科学护眼:高度近视患者的长期功课
除定期检查外,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还需注意:
1.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蹦极等,以防视网膜脱离;
2.控制用眼强度:减少长时间刷手机、熬夜等行为;
3.控制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会加速眼底病变。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宋亭葶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宋亭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