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热衷于“撞树锻炼”,认为通过撞击树木刺激经络和穴位,能强身健体。然而,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史明楠指出,这种锻炼方式对老年人而言,实则暗藏危机。

“撞树锻炼”藏隐患

史明楠表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会逐渐变脆且失去弹性。在撞树过程中,强烈的撞击可能致使血管内的斑块脱落。一旦这些脱落的斑块堵塞心脑血管,便可能引发脑梗、心梗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不仅如此,若撞树时用力过猛,肌肉拉伤、颈椎受伤也在所难免。“对于本身就患有腰肌劳损的老人来说,风险更是大大增加。”史明楠说,对于本身就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撞击很可能使骨折的风险显著提高,“撞树这种相对剧烈的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使劲撞树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当肌肉被“撞碎”,大量物质进入血液,就会引发横纹肌溶解。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哪些运动适合老年人

既然“撞树锻炼”风险重重,那么哪些运动更适合老年人呢?

史明楠建议,散步是一种极为方便且适宜老年人的运动。早晚各进行30-40分钟的散步,以“说话不喘气”作为速度标准,同时可自然摆臂,这样能使全身得到适度锻炼。

“广场舞也是不错的选择”,史明楠表示,但要挑选节奏较慢的曲子,每次跳半小时左右为宜。尽量避免在水泥地等硬地面跳舞,因为硬地面会对关节造成较大冲击。对于膝盖不适的老人,要减少蹲起动作,保护好膝盖。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有助于调节气息、增强身体协调性,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太极拳以简化24式基础动作为主,每天练习1-2次,每次20分钟。练习时要选择平地,注意呼吸顺畅,避免憋气。

八段锦也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史明楠建议,练习时配合自然呼吸,弯腰时膝盖微微弯曲,全套动作大约15分钟,以身体感觉舒服、不勉强为度。

弹力带或轻哑铃可作为常用的抗阻工具。老年人可坐着进行手臂弯举、肩部外展等动作,每组10-15次,每周进行3次。这种抗阻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椅上瑜伽同样值得推荐。这种运动方便在家中进行,能有效放松身体,缓解肌肉疲劳。老年人通过坐姿前屈、肩颈转动等动作拉伸肌肉。每个姿势保持10秒,重复3次,避免倒立或大幅度扭转等难度较大的动作,防止受伤。

总之,史明楠表示,老年人应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科学锻炼,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