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一对经营餐饮店的夫妻

均被确诊为恶性乳腺癌

引发关注

起初是妻子自检发现右乳有肿块

确诊后丈夫一检查

也患上了同样疾病!

乳腺癌只是女性专属疾病?

不,男性也会得!

男性的乳房只是小,不是没有。男性也有乳腺腺体,虽然他们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较低(约0.2%-1.5%),但并不是没有癌变的可能,中国每年仍有约1万名男性确诊

更令人担忧的是:

由于男性普遍对乳腺问题缺乏重视,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导致其死亡率比女性患者更高!

警惕!男性出现这些症状建议立即就医:

✅ 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尤其单侧)

✅ 乳头内陷、异常分泌物(尤其血性或褐色)

✅ 乳房皮肤凹陷、皱缩或呈“橘皮样”改变

✅ 腋下淋巴结肿大

学会自检,抓住早期信号!

无论男女,定期关注乳房变化至关重要!女性最佳自检时间:月经结束后5-7天

简单三步自检法:

1

面对镜子,观察双乳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凹陷、红肿、皮疹或“橘皮样”,乳头有无内陷、溢液、脱屑。

2

站立或平躺,用指腹(非指尖)以画圈方式轻压检查整个乳房及腋窝,感受有无肿块、硬结、增厚。别忘了锁骨上下区域!

3

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异常液体溢出。发现异常?别犹豫,立即找乳腺专科医生!

摸到结节=癌?别慌,但别大意!

“乳腺结节”只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词,指乳房里不同于正常组织的“小团块”。它可能是:

✅ 良性的:如囊肿、纤维腺瘤(最常见),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 恶性的:乳腺癌。

关键在这里:

结节性质必须由专业医生结合触诊、影像检查(B超、钼靶、MRI)甚至病理活检来判断!

发现结节,定期复查是王道! 遵医嘱随访,观察大小、形态变化。

若报告提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钙化”等,或结节短期内增大,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排查!

乳房按摩能防癌治结节?专家怒斥:鬼话!

郑重辟谣: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按摩能预防或治疗乳腺癌或乳腺结节!

盲目按摩的危害极大:

●刺激生长: 可能刺激良性结节变大。

●加速扩散: 若结节是恶性的,按摩挤压极可能导致癌细胞脱落,通过血液或淋巴加速扩散转移!

●延误诊治: 迷信按摩,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珍爱乳房,远离无效且有害的按摩!

情绪压力大?小心乳腺癌找上门!

现代生活压力山大,情绪健康与乳腺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

●长期处于高压、焦虑、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中

●经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

会干扰内分泌平衡,削弱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监视清除能力,从而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

学会减压,保持积极心态,是守护乳腺健康的重要一环!

科学防癌,行动起来!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约5-6/万人),但可防可控!降低风险,从这些做起: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熬夜。

●坚持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管理情绪: 找到健康的减压方式(倾诉、爱好、冥想等),保持乐观。

●健康饮食: 控制体重(BMI<24),多吃蔬果全谷物,严格限制高脂、高糖、高盐、加工肉类!戒烟限酒!

●慎用药物: 避免长期、滥用激素类药物(如某些避孕药)。

●生育哺乳: 提倡适龄生育,鼓励母乳喂养。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远离辐射: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放射线暴露。

●重视良性疾病: 如诊断有硬化性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不典型增生等,务必遵医嘱定期随访,积极治疗。

●高危人群,加强筛查: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直系亲属)。

携带BRCA1/2等易感基因突变。

未生育或晚育、未哺乳。

既往胸部放疗史。

筛查建议: 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1次乳腺B超,根据情况结合钼靶。高危人群筛查起始年龄和频率需遵医嘱,可能更早、更密(如加做MRI),甚至考虑药物预防或预防性手术。

夫妻同患乳腺癌的悲剧

为我们敲响了不良生活习惯的警钟

男性朋友也别忽视乳房

发出的警告信号!

科学认知、定期自检

规范筛查、健康生活

是抵御乳腺癌最有力的武器!

快把这篇文章转给家人

一起守护乳腺健康!

来源: 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