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个“三高”患者,家里堆满了药,有医生开的,也有在网络上自行购买的。他对血糖的数值是非常的敏感,有一点超标了立马会警惕。这是件好事,但他不知道哪来的偏方,有好几天我看见他拿着苦瓜在啃,他说:“有朋友在网络上看到吃苦瓜有降糖的作用,比这个二甲双胍效果都要好。”我就纳闷了,没有科学实验依据的东西,怎么什么都相信呢?我对爸爸说:“这种东西不要太相信了,这个完全不成立的事实,还是乖乖吃药比较好。”他不信,吃了一个星期,有一天他跟我说:“我以为吃苦瓜有多好,结果血糖数值反而高了,看来也不可信。”我只能摇摇头。
苦瓜跟二甲双胍的区别
一、性质完全不同:
苦瓜:是一种蔬菜,含有一些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成分,如苦瓜素(如多肽-P、苦瓜皂苷等)和膳食纤维。这些成分可能具有轻微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或影响葡萄糖代谢的作用。一项苦瓜降糖的临床研究显示:需每日摄入2克-3克苦瓜提取物(相当于生苦瓜500克以上),才可能观察到轻微血糖变化。
二甲双胍:是一种经过严格临床试验验证、获得全球药品监管机构批准的处方降糖药物。它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具有明确的降血糖机制(主要是抑制肝脏糖异生、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等)。
2. 效果强度相差巨大:
苦瓜的降糖作用即使存在,也是非常微弱和不确定的。其效果受品种、烹饪方式、食用量、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很大。目前缺乏高质量、大规模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据证明——仅靠吃苦瓜就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到治疗目标。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是明确、显著且经过充分验证。它能有效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具有减重等额外益处。
3.可靠性与安全性:
苦瓜作为食物,正常食用通常是安全的(但对部分人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然而,将其作为“药物”替代品,其有效成分的浓度、生物利用度、剂量效应关系都远未明确。大量食用或服用苦瓜提取物补充剂的安全性也需要更多研究。
二甲双胍作为药物,其剂量、疗效、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维生素B12缺乏风险、乳酸酸中毒风险虽低但需注意)都已被深入研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精确处方并监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严格的保障。
4. 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对于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是基础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能替代必要的药物治疗。擅自停用二甲双胍等处方药而仅依靠吃苦瓜,极有可能导致血糖失控,引发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如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或长期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正确应用策略
苦瓜:作为健康膳食组成部分
推荐方式:焯水后凉拌/清炒(减少草酸,保留营养)。
每日摄入100g-200g,搭配均衡饮食(勿过量,避免胃肠不适)。
适用人群: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健康人群预防。不可替代药物治疗,仅作饮食辅助。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