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龙华区龙华街道向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一场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承办的“科普课堂”进党群服务中心———伯努利效应:悬浮的球科普活动在此举行,孩子们亲手“驯服”气流,让轻盈的泡沫球在空气中优雅悬浮,亲身揭开了看不见的科学力量。
活动伊始,趣味小实验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吹一口气,乒乓球在漏斗里“跳舞”;轻轻一吹,“小房子”应声而倒……这些看似神奇的现象,正是伯努利效应“流速快,压强小”的直观体现。孩子们在欢乐的互动中轻松迈入流体力学的世界,理解了地铁站台那条“安全线”背后的科学密码。
科学家精神:逆境中的探索之光
活动不仅传递知识,更播撒精神的火种。老师动情讲述了丹尼尔·伯努利如何在重重阻碍中坚守研究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执着与不易。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求索的精神悄然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种子,激励他们在未来道路上披荆斩棘。
动手实践:气流之上悬浮的奇迹
挑战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他们拿起马达、扇叶、PVC管等材料,专注接线、组装、调试。当亲手制作的装置吹出高速气流,轻盈的泡沫球稳稳悬停半空时,现场惊叹连连。孩子们亲眼见证静止空气如何将偏离的小球“推”回气流中心,伯努利效应的原理在亲手实践中变得触手可及。
从悬浮球到生活大世界
活动更引导孩子们将目光投向广阔生活。为什么疾驰的火车可能“吸人”?大风中的雨伞为何频频“翻脸”?庞大的飞机如何展翅高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伯努利效应的巧妙应用里。科学知识由此从实验台跃入生活场景,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科技与日常的紧密联结。
成果与回响
活动结束,孩子们带回家的不仅是一个亲手制作的悬浮球装置,更是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身边世界的好奇。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地铁安全线是这样来的!我要回去告诉爸爸!” 这场“伯努利之旅”在党群服务中心成功播撒了科学的种子,点燃了社区青少年探索未知的渴望,生动诠释了“科普为民”的深层价值。
主办单位: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