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元年,有个人叫胡进士的人家财万贯,家中雇有长工数十,其中有位长工叫胡二慢。秋天,胡二慢感染了瘟疫,接连几日发高烧,胡进士见他病得不轻,不能下地干活,又怕传染家里的人,结算工钱后,把他赶出家门。胡二慢走出胡进士家,觉得一阵冷,一阵热,两腿酸疼,浑身无力,平时力大如牛,此时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劲。他走到水塘边,实在无力行走,就在杂草丛里躺着,不知不觉睡着了,一觉醒来,觉得又渴又饿,又没力气,无处找到食物,便用手挖了些草根洗净,以解饥渴。这种草虽然有种苦味,胡二慢食用后感觉不但能解除饥渴,并觉得烧也退了不少,四肢也觉得不那么酸痛了。一连吃了七天,周围的草根吃了不少,胡二慢试着慢慢站起身,忽然觉得身上有劲了。从此,胡二慢的瘟病奇迹般痊愈。过了些日子,胡进士的儿子也得了瘟病,跟胡二慢过去得的病一模一样。他延请了许多当地名医,药服了不少,钱也花了不少,就是高烧不退,骨瘦如柴,危在旦夕。胡进士忽然想起被自己赶出家门的胡二慢,把他找来询问后,得知是一种平时当柴烧的草救了他的生命,急忙命人挖这种草根,洗净煎汤,给他儿子一连喝了几天,果然疗效相似,不出一周,病就好了。胡进士十分高兴,想给那种草药起个名字,这种草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就叫它“柴胡”吧,从此众多的中药里又增加了“柴胡”。在现代呢,柴胡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可以退热,保护肝脏,还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呢。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