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在人们毫无防备中就“蹿升”到了夏天。
40℃高温预警!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头晕眼花、恶心乏力……小心,你可能是真中暑了!
高温高湿天气下人们非常容易中暑。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的急性疾病。
轻度的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第一步急救就做错了——拿起风油精就往太阳穴抹!
这个看似“清凉”的举动,可能**不仅没用,还会耽误救命时机,甚至加重病情!**为什么?
因为中暑的核心问题根本不是风油精能解决的!真正能救命的关键只有两步:快速降温和科学补液!
那些常用的“解暑神药”,用错了反而可能变成“致病药”!
误区一:风油精/清凉油能治中暑?大错特错!
-
场景还原:有人中暑头晕,马上涂抹风油精在太阳穴或鼻孔里,指望“提神醒脑”。
-
残酷真相:这招顶多暂时让你感觉凉一点,也就是对症状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对真正的中暑几乎没用!甚至还可能帮倒忙!
-
为什么没用?中暑本质是:
中暑的本质是水与电解质丢失过多,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衰竭
-
风油精/清凉油那点“凉飕飕”的感觉,对这三大致命问题毫无办法!它既不能补水补盐,也不能帮身体散热,更激活不了汗腺。涂在皮肤上,甚至可能形成一层油膜,反而不利于散热!
- 那它们有啥用?
- 清凉油:对付闷热不适、轻微头痛头晕(非中暑引起)、蚊虫叮咬。涂太阳穴、后颈或患处,别进眼!
- 风油精:缓解伤风感冒头痛、牙痛、轻微头晕(非中暑)、驱蚊。涂太阳穴或闻一闻,孕妇禁用!皮肤破损、过敏者停用!
- ✅正确做法(中暑头晕时):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开始物理降温! 误区二:藿香正气水是万能解暑药?小心用错反伤身!
- 场景还原:一提到中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灌一瓶藿香正气水。
- 关键认知:藿香正气水不是所有中暑的“解药”!
- 它擅长对付什么?“暑湿”型问题!夏天高温+高湿,人疲劳体虚时,容易感觉头痛胸闷、浑身酸沉、没胃口、甚至上吐下泻——这才是它的主战场(胃肠型感冒或轻症暑湿感冒)。
- 为什么不建议乱用?
-
含酒精!中暑时身体已很脆弱,再摄入酒精会加重脱水,让中暑更严重!酒精过敏者更要远离!
-
药性“猛”: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可能刺激过大,需医生指导。
-
对“热射病”(最严重中暑)无效:严重中暑核心是降温救命,喝药耽误时间!
-
正确使用:确认是“暑湿”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头昏沉伴肠胃不适),可选不含酒精的剂型(如口服液、胶囊),或在医生指导下用。服药后避风,喝热水助发汗。 救命!真中暑了怎么办?黄金急救四步法!
记住:时间就是生命!严重中暑(热射病)死亡率极高!发现有人中暑(尤其出现高热无汗、抽搐、昏迷),立即拨打120!同时进行以下急救:
**【移】**迅速转移,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将患者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解开或脱掉多余衣物,帮助散热。
**【降】**物理降温是王道!
全身喷洒凉水+强力扇风:用凉水(非冰水)喷洒皮肤,同时用扇子、风扇或空调强力吹风,利用蒸发带走热量。
冰敷关键“散热点”:用冰袋、冷毛巾或冰镇饮料瓶,包裹毛巾后,敷在颈部两侧、腋窝、大腿根(腹股沟)这些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有条件:冷水浸泡/擦拭:可将患者(除头部外)浸入凉水中,或用凉湿毛巾擦拭全身。
目标:尽快将核心体温降到39℃以下!
**【补】**科学补液!
清醒能喝水者:小口、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运动饮料、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狂灌白水或冰水!(单纯白水可能稀释电解质,冰水刺激肠胃)。
昏迷或呕吐者:不要强行喂水!防止呛咳窒息。等待专业救援。密切观察,及时送医!持续监测患者意识、呼吸、体温和脉搏。
只要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或降温后情况无好转,立即送医或等待120:
意识模糊、昏迷、抽搐
体温超高(>40℃)且皮肤干热无汗
呼吸急促、心跳过快或不规则
持续呕吐无法补水
症状严重或快速恶化
延伸:对付“假中暑”(阴暑)——十滴水
- 什么是“假中暑”?夏天贪凉过度,猛吹空调、狂喝冰饮、洗冷水澡后,反而着凉感冒了!症状像“中暑”:发热、怕冷、头痛鼻塞、四肢酸痛、或呕吐腹泻。中医叫“阴暑”。
- 十滴水适用:这种情况可以用十滴水(或十滴水软胶囊)。
- 特点:含樟脑、酒精等,辛辣刺激,服后可温水漱口或含糖。
- 注意:
仅用于轻症“阴暑”,对“真中暑”(高热)无效!也是发病时服用即可。
必须立即送医的“夺命信号”!
体温超过40℃
- 皮肤滚烫且干燥无汗(严重中暑典型标志)
- 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 呼吸急促、浅快或心跳过快、无力、不规律
- 恶心呕吐无法控制,无法口服补液
- 症状快速恶化
预防大于治疗!夏日防暑小贴士
- 躲:高温时段(10点-16点)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剧烈活动。
- 遮:外出做好防晒(遮阳伞、帽子、太阳镜、防晒霜)。
- 补:
主动、规律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别等渴了再喝。随身带水或运动饮料。 - 通:穿着宽松、透气、浅色衣物,利于散热排汗。
- 凉:合理使用空调风扇,但避免温差过大直吹。保证充足睡眠。
- 关:车内温度极高,切勿将儿童、老人或宠物单独留在车内!
破除“风油精急救中暑”的致命误区,掌握“移、降、补、观”黄金四步法,关键时刻,你不仅能自救,还可能救家人朋友一命!
你还有哪些实用的防暑小妙招?欢迎留言分享给大家!
编辑 | 李冠妍 审核 | 张广有
来源: 全科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