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衡阳的14岁的小雨(化名),本来是个挺文静的学生,3天前突然开始半夜不睡觉,对着空气说话,还总说有人要害她。爸妈以为是学习压力大闹情绪,结果过了几天连自己名字都记不得了。送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儿科一查,才发现是自身免疫性脑炎在作怪。
这些离谱症状,真不是孩子在“演小品”!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脑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儿科徐琳副主任医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大家。简单来说,咱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专门负责抵御外来“敌人”。但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身上,这支军队突然“敌我不分”,把大脑当成了攻击目标。大脑被攻击后,自然就会“乱了套”,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表现:
第一,行为异常:从突然变得暴躁易怒、大喊大叫,到无意义地重复动作,比如不停地洗手、转圈;更夸张的,还有孩子突然模仿动物的行为,学狗叫、像猫一样弓着背走路。
第二,胡言乱语:说话颠三倒四,把现实和幻想混在一起,自称是“古代皇帝”“外星人”;或者回答问题答非所问,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三,其他“迷惑行为”:记忆力突然变差,刚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抖动;甚至出现幻觉,看到或听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为啥这病专挑青少年“下手”?
自身免疫性脑炎就像一个“青春期跟踪狂”,特别偏爱10-18岁的孩子。为啥?这得从青春期的“特殊性”说起。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免疫系统也在这个阶段“升级迭代”,变得格外敏感和活跃。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叛逆一样,免疫系统偶尔也会“情绪失控”,一不小心就“误判”,把大脑当成了“敌人”,发动攻击。
更要命的是,这病初期症状太会“伪装”了!很多家长和老师会把它当成:
1.青春期叛逆:孩子脾气暴躁、顶撞父母?正常!青春期嘛!
2.压力太大:突然胡言乱语、行为古怪?肯定是学习压力大,休息几天就好!
3.心理问题:出现幻觉、妄想?带去看心理医生吧!
等发现不对劲再去医院,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一定要记住:如果孩子出现“反常且离谱”的症状,千万别不当回事!
出现这些信号,立刻带娃去医院!
判断孩子是不是中招,记住这几个关键信号:
1.性格“大变脸”:平时温和的孩子突然暴躁,或者开朗的孩子变得孤僻、冷漠,而且这种变化很突然,和之前的性格反差极大。
2.语言“无厘头”:说话逻辑混乱,比如把“我要吃饭”说成“饭吃我”;或者突然说出一些奇怪的词汇和句子,连孩子自己都解释不清。
3.身体“不受控”:频繁手抖、抽搐,走路不稳;严重的可能出现癫痫发作,突然倒地、四肢僵硬。
4.记忆“断片”:忘记熟悉的人、事、物,比如不认识自己的父母,想不起刚学过的知识。
5.其他症状:伴随头痛、发热、睡眠紊乱(比如白天嗜睡,晚上亢奋)。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别犹豫,直接挂儿科或者神经内科的号!医生一般会通过抽血检查抗体、做腰椎穿刺(别怕,就像打一针,没那么可怕)、脑部磁共振等检查,来确诊是不是自身免疫性脑炎。
别慌!这病能治,但千万不能拖!
虽然自身免疫性脑炎听起来吓人,但大部分自身免疫性脑炎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恢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安抚”失控的免疫系统,比如使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让它停止攻击大脑;同时对症处理各种症状。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儿科医生徐琳表示,只要发现得早,很多孩子治疗后能完全恢复正常,继续上学、生活。
但重点来了!治疗的“黄金时间”非常短,从出现症状到病情严重,可能也就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如果拖得太久,大脑受到的损伤可能无法完全恢复,留下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孩子有问题,一定要立刻就医。
家长能做些啥?这些“防坑指南”收好!
虽然这病没法完全预防,但咱们可以提前做好“预警”:
1.多关注孩子的变化:每天抽点时间和孩子聊聊天,观察他们的情绪、行为有没有异常。如果发现孩子突然“画风突变”,别先急着批评,多问几句“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2.别让孩子太累: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熬夜写作业、连轴转上补习班是常事。但过度疲劳会让免疫系统“罢工”,尽量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3.重视小毛病:感冒、发烧、感染这些看似普通的小病,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性脑炎。所以孩子生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4.定期体检:建议每年带孩子做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免疫系统相关指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儿科医生徐琳再次叮嘱各位家长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脆弱,作为家长,咱们更要多一份细心和耐心。如果出现反常且离谱的症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毕竟,比起误会孩子“叛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才是真的后悔莫及。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远离这些“狡猾”的疾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儿科 田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