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身高却变矮了,很轻的崴脚却骨折了,打个喷嚏、轻微弯腰就骨折了,不明原因总是身体酸痛,睡觉时腿总抽筋……”这些看似寻常的身体变化,可能正悄悄敲响骨骼健康的警钟。
作为常被忽略的“隐形健康杀手”,骨质疏松症的危害超乎想象,今天,让我们从认识骨骼健康开始,揭开骨质疏松的真相,掌握科学防治的关键。
家住长沙的李奶奶,今年85岁,一个月前弯腰时突感腰背部疼痛,自行在家服用止疼药物及膏药贴敷,效果欠佳,自觉症状明显加重,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
李毅芳主任医师接诊后,以腰痛查因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李奶奶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症,请相关科室会诊后有手术指征,李奶奶及家属有意愿手术治疗,予以转入相关科室手术治疗。
李毅芳主任医师解释,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进而发生骨折。顾名思义就是骨头变疏松、脆弱了。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是不可忽视的因素,30-35岁左右,人体骨量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此外,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
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
**1.疼痛:**腰背隐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劳累或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身高变矮、驼背:**由于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身高会逐渐缩短,通常每年缩短1-3厘米,严重者可缩短10厘米以上。背部会逐渐弯曲,形成驼背。
**3.骨折:**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拾物等,就可能发生骨折,这是骨质疏松最典型的表现。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目前,防治骨质疏松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1.合理饮食:**老年人每天应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可多食用牛奶、豆制品,以及虾皮、黑芝麻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
**2.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日常应戒除吸烟、饮酒,避免长期熬夜,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每日摄取建议剂量的钙质与维生素D。它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5.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尤其是65岁以上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骨密度变化,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早期进行干预,防治结合,定期检查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规范治疗,利用药物及其他生活干预规范治疗骨质疏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了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出现,如果您出现以上骨质疏松表现,请尽早就医,规范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全科医学科 张芝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