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临,为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与希望。宝爸宝妈们恨不得 24 小时守在宝宝身边,记录下他们每一个可爱的瞬间。然而,渐渐地,不少家长发现,原本吃了睡、醒了吃的小天使,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嘴里哼哼唧唧,身体扭来扭去,小脸憋得通红,屁多屎多,每次排气都会带出一点便便,便便水分也多,肚子更是涨得圆鼓鼓的,稍微一动,好不容易喂进去的奶就全吐了出来。看着宝宝如此难受,家长们既焦虑又无助,整夜整夜地照顾,身心俱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乳糖不耐受常常是背后的“元凶”,它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新生儿乳糖不耐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乳糖不耐受,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糖、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乳糖,就是糖类中的一种,它是哺乳动物乳汁里特有的糖类。对于只能吃奶(无论是母乳、牛奶还是羊奶)的宝宝来说,乳糖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食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利用,乳糖也不例外。乳糖的消化需要一种叫做乳糖酶的消化酶。正常情况下,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而被人体吸收。然而,当乳糖酶缺乏或活力不足时,未被吸收的乳糖就会进入结肠,在肠道菌群的发酵下产酸产气,进而引发腹痛、腹胀、腹泻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

作为亚洲人种,我们大部分人体内这种酶的活性天然就相对不足。尤其是新生宝宝,他们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乳糖酶的分泌和活性都比较差,对乳糖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不过,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大多数的乳糖不耐受属于发育性乳糖酶缺乏(相对乳糖酶缺乏症,暂时)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乳糖酶的活性会逐渐提高,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有哪些症状?****新生儿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胀、哭闹不安等,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症状。宝宝的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每天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大便的性状也发生了变化,呈稀水样、蛋花汤样或泡沫状,颜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有时还可能伴有奶瓣。有些宝宝的肚子看起来鼓鼓的,轻轻敲击还会有“咚咚”的鼓音。这是因为肠道内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气,导致宝宝腹胀。由于腹胀、腹痛等不适,宝宝会频繁哭闹,尤其是在喂奶后。这种哭闹往往比较难以安抚,部分宝宝甚至会拒绝吃奶,让家长心疼不已。

****如何诊断新生儿乳糖不耐受?****目前,诊断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最主要还是通过临床症状判断。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如腹泻、腹胀、哭闹等,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宝宝在进食母乳或含乳糖的配方奶后出现上述症状,且停止摄入后症状有所缓解,那么乳糖不耐受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当然,也可以借助一些检查手段来辅助诊断,比如查尿液的半乳糖含量、大便的酸碱度以及呼出气的氢气含量等。不过,由于这些检查对设备和操作要求较高,很多医院并没有开展。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该怎么治疗?****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可以尝试在每次喂奶前给宝宝服用乳糖酶滴剂,帮助宝宝分解乳糖。也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减轻宝宝的肠胃负担。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影响母子双方的休息睡眠时间。另外前奶中乳糖含量高,在母乳充足的前提下,挤掉一部分前奶,然后给予母乳喂养,从而减少乳糖摄入也是可以选择的。 配方奶喂养:同样可以将乳糖酶滴剂加入乳汁中喂养,也可以考虑暂时更换为无乳糖或低乳糖的特殊配方奶。等宝宝症状缓解后,再逐渐过渡到普通配方奶。适当补充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制剂,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对乳糖的消化能力。

****家长如何护理乳糖不耐受的新生儿?****我们需要密切观察记录宝宝的情况,建议家长朋友们密切观察宝宝的排便次数、性状以及精神状态,记录下宝宝的饮食和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馈,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做好臀部护理,因为频繁的腹泻容易导致宝宝臀部皮肤发红、溃烂。家长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膏,保持臀部皮肤干爽,预防红屁股的发生。另外宝宝因身体不适可能会频繁哭闹,家长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安抚。可以通过轻拍、哼唱等方式,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缓解他们的不适。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虽然会给宝宝和家长带来一些困扰,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重视它,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健康成长。希望这篇科普文能为新手爸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