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心内科柴晓利主任的诊室里,一位50多岁的女士带着疑惑前来复查血脂。她身材纤细、穿着时尚,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高血脂人群”的刻板印象。面对女士的困惑,柴晓利主任指出:血脂异常并非肥胖人群的专属,瘦子同样可能面临风险。这种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正让许多人忽视了潜在的健康隐患。

一、为什么瘦人也会血脂高?

1.基因决定“先天劣势”:部分人群携带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这类遗传缺陷会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代谢异常。即使体型偏瘦,也可能因基因缺陷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长期超标,其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

2.饮食习惯暗藏玄机:身材瘦不代表饮食健康。现代人常摄入过量精制碳水(如蛋糕、奶茶)、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酸,这些食物热量虽不高,但会显著升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长期饮酒会干扰肝脏脂质代谢,使甘油三酯合成增加。

3.疾病与药物的“隐形推手”: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肝肾疾病等慢性疾病,会直接影响脂质代谢。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即便体型未变,这些因素也可能悄然升高血脂。

4.代谢与年龄的“双重暴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肌肉量减少,脂肪比例相对增加,即使体重不变,血脂也可能升高。此外,缺乏运动、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会降低身体对脂质的代谢能力。

二、这些危险信号别忽视

很多人认为血脂异常“不痛不痒”,但它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奏”。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1.眼睑或关节处出现黄色瘤

2.反复头晕、记忆力下降

3.角膜边缘出现灰白色环(老年环)

4.腿部抽筋、间歇性跛行

三、科学管理血脂的5个关键

1.饮食控糖限油: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燕麦、深海鱼、橄榄油、新鲜蔬果,减少动物内脏、甜品和加工食品摄入。

2.运动燃脂增肌: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搭配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

3.规律作息减压: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瑜伽缓解压力,避免内分泌失调影响脂质代谢。

4.定期体检监测:20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血脂,高危人群(家族史、慢性病患者)每3-6个月复查。

5.遵医嘱规范治疗:确诊血脂异常后,严格按医生处方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柴晓利主任提醒:**血脂异常是可防可控的“沉默杀手”。无论胖瘦,都应重视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检查。保持健康习惯,才能真正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从今天开始,关注血脂健康,为生命筑起坚实防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心血管一区 李琴瑶 王智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李琴瑶 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