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我叫什么名字?缴费单上不是有名字吗?并且我都来这么多次了,你们还不认识我吗?”在采血窗口前,45岁的张阿姨不耐烦地说道。这已经是她这个月第三次来复查肝功能了,每次护士都要和她反复确认姓名,让她觉得多余又麻烦。

然而,就是这个简单步骤背后却有着关乎生命安全的重大意义。通过相关调查,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每年发生30—50例因身份核对不严导致的医疗差错,其中15%造成了严重后果。今天,让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为什么这个看似“多余”的核对如此重要。

医疗安全的“双保险”机制

1.技术+人工的双重保障

现代医院虽然使用先进的条码系统全程追踪血液标本,但人工核对仍是防止错误的最后防线。系统可能因网络故障、设备问题或人为操作失误出错,那么口头核对便能有效弥补这些潜在漏洞。

2.防止标本混淆的终极手段

每天医院处理大量血液样本,相似姓名或同音字可能导致混淆。通过采血时与患者直接核对,能确保“人-标本-检测结果”三者完全对应,避免张冠李戴的医疗事故。

为什么必须反复确认?

1.严格执行医疗规范

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明确要求,在任何诊疗操作前必须采用至少两种方式确认患者身份,而姓名核对是最基础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2.特殊情况的必要防护

对于同名同姓患者、语言沟通障碍者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反复核对能提供额外保障。避免因姓名相似导致的检验结果错发事件。

您的配合至关重要

1.主动告知全名

请用清晰的声音说出您的全名(如“张三”而非“老张”),避免使用昵称或简称,这能帮助医护人员更准确地进行核对。

2.核对时保持专注

当医护人员询问您姓名时,请暂时放下手机,认真完成这个关键步骤。您几秒钟的配合,可能避免后续数天的纠错过程。

3.理解流程的意义

知道每个环节的目的会让等待变得更有耐心。记住:医护人员不厌其烦地核对,正是对您健康负责的表现。

医疗安全无小事,抽血时的姓名核对就像飞机起飞前的安全检查,虽然重复却必不可少。下次当医护人员再次询问您的姓名时,希望您能会心一笑,您每一次认真配合,都是在为自己的健康把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部 陈芸芸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部 陈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