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肥胖日

# 5月11日 #

牙齿不好没胃口,正好减肥轻松瘦?

——想得很好,不过以后别想了!

真相是:肥胖问题和口腔疾病竟然是**“搭子”,形成令人讨厌的“闭环”**。

5月11日是“防治肥胖日”,光华君带您了解这组**“危险关系”**,科学护齿打破恶性循环。

【四大威胁】

肥胖正在“侵袭”你的牙齿

威胁1:高糖饮食“滋养”致龋菌

致龋菌(如变形链球菌)通过高糖食品提供的**“营养”大量繁殖,其代谢产酸腐蚀牙釉质,加速龋齿**的产生;

高糖环境导致黏腻的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为致龋菌提供**“庇护所”**,进而滋生更多致龋菌。

威胁2:高脂饮食“引爆”牙周炎

长期高脂饮食诱发肥胖和代谢异常,引起全身慢性炎症,降低口腔局部免疫力,利于牙周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增殖,导致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威胁3:唾液防御力“断崖下跌”

肥胖可能导致唾液成分改变,抗菌物质(如抗菌肽、免疫球蛋白A)和碱性物质(碳酸氢盐)浓度降低,对致龋菌的抑制作用减弱;

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黏稠度增加,清洁能力下降;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期间张口呼吸加剧口干,进一步降低唾液对牙齿的保护,增加龋齿风险。

威胁4:“感知迟钝”拖成牙髓炎

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敏感性下降,疼痛感知阈值升高,容易误将牙痛**归因于“上火”**等非疾病因素;

误判为其他疾病,如将上颌后牙牙髓炎(表现为“太阳穴胀痛”)误认为是高血压等,从而忽视早期症状,导致拖延就医。

【一组循环】

越胖→牙越差→更胖→牙更差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BMI≥30或腰臀比过高的人群患牙周炎风险要高出30%-50%,且复发风险更高。


牙周炎患者因胃泌素水平增加,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因咀嚼疼痛、牙齿缺失,更倾向于****软烂高糖饮食;因牙周致病菌扰乱肠道微生物菌群,导致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加剧肥胖,陷入恶性循环!

【三招破解】

打破“恶性循环”,守护健康生活

第一招:保持健康生活

1.改善饮食结构:少进食高糖高脂食品,优先选择高纤维低GI(血糖指数)食物;

2.选择糖醇代糖:****木糖醇、赤藓糖醇能够抑制致龋菌并控制热量,可以用来替代蔗糖;

**3.定期适当运动:**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增加肌肉阻抗训练,搭配拉伸改善体态,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第二招:强化口腔清洁

1.坚持认真刷牙:使用“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贴紧牙龈,每天2次,每次3分钟;
2.深度清洁牙缝:牙缝是最易藏匿牙菌斑的“重灾区”,使用牙线、牙缝刷做好深度清洁。


第三招:定期专业干预

1.做好专业护理:增加洁牙频率(每年2-4次),如有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2.坚持治疗复查:**牙周炎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本篇科普医学指导专家

韦 曦

教授、主任医师

牙体牙髓病科主任

赵川江

教授、主任医师

牙周病科主任

一胖伤全身

让我们加强体重管理

从“齿”开始****守护健康

统筹:党群工作部

供稿:牙体牙髓病科 陈伟洋

牙周病科 郝丽丽

(所有卡通图片均由AI生成)

来源: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