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是什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2~2035》指出,数字素养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
数字素养能力模型

L1数字生存能力最基本的能力是数字生存能力。包括:- 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App进行购物、出行、社交、看病、防疫等操作;

  • 会根据需要浏览、检索、查询相关的信息;
  • 会对自己的照片、视频等数字资产进行初步的整理、保存,防止丢失

中国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缺少这些能力,基本上会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所以国家提出要提升中国的全民数字素养,要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数字生存能力的获取。L2数字安全能力

数字世界,信息真假难辨,危险也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数字安全能力,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或物理资产不被侵害。包括:

● 个人数据和隐私的保护;

● 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信息窃取等不法行为的辨别能力和安全防护技能;

● 对游戏、短视频等的自控能力,防沉迷;

L3数字思维能力

数字思维能力指能用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解决自己或他人在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包括:

● 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数字生活体验和生活水平,比如智慧家庭等;

● 利用数字技术工作效率,比如在线办公、数字渠道营销推广、远程医疗等;

● 具备数据思维能力,能利用数据发现问题、找到根因,进行精准研判或对未来进行预测;

L4数字生产能力数字生产能力指能输出数字产品、数字内容或其它数字解决方案,帮别人解决问题,提升自己或企业在数字世界的品牌和影响力。包括:● 数字内容创作(如短视频);● 数字产品开发;● 数字解决方案集成等;L5数字创新能力

如果个人或企业在数字经济中要起到引领带头作用,需要具备数字创新能力,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或在基础技术、开放平台、商业模式等方面具备独特的竞争力。包括:

● 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如底层芯片研发、算法研究、专利撰写等;

● 数字开放平台创新,如人工智能平台、区块链平台、大数据平台等;

● 数字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如共享经济等。

来源: 夏都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