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日常查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令人揪心的老人 —— 卿奶奶。她向我们吐露心声:“唉,怎么我总是这么全身无力啊,各个医院都看了,住院当时稍有好转但不久又是一样,高兴不起来,感觉活着真没意思,唉,又常年睡不好,感觉周身都疼痛。”
面对卿奶奶的诉说,我们深知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排查可能存在的严重健康问题。
经过邵东市中医医院医生一系列详尽的医学检测,各项指标显示卿奶奶的身体状况并无明显异常。虽然她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梗塞史,但这些基础疾病目前都处于相对稳定的控制状态。
然而,在与卿奶奶的日常交流互动中,我们逐渐察觉到一些积极的变化。起初,她说话的声音微弱得如同细丝,抬手抬脚都十分困难。但在我们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如今她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身体机能也有了显著改善,甚至能够慢慢独立行走了。
综合种种情况分析,我们意识到,卿奶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非身体上的严重疾病,而是情绪上的低落与消极。这种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使她陷入了对生活的失望与无助之中。
这一案例也提醒我们,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支持,帮助他们走出情绪低谷,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一、老年人焦虑抑郁的表现有哪些呢?
1.情感低落
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患者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既往有的兴趣爱好也变得没意思,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高兴不起来,甚至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感明显,自责,觉得自己拖累家人。
2.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可表现为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说话(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总是感到精力不够,全身乏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既往对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食欲差,不愿进食,体重下降等。
3.失眠
失眠是老年抑郁症的一大典型症状,以早醒为主要特征。凌晨醒后情绪非常低落,对于即将到来的白天及如何度过非常苦恼。
4.容易发脾气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孤独”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极端易怒或烦躁,常因小事大发脾气。
5.躯体不适
可表现为躯体不适感,如肌肉的疼痛、胃肠道症状(打嗝、恶心、嗳气、便秘、腹泻等)、尿频、胸闷、喘不上来气、心慌等不适,因这些症状常常与其他躯体症状并存,特别容易误诊和漏诊。
二、遇见这样的情况时要如何应对呢?
1. 调整心态,接纳变化
理性看待老化:接受身体能力的自然变化,关注仍能做的事情。
重构角色意义:退休后可将精力投入家庭、志愿服务或兴趣学习。
减少比较:避免与年轻时的自己或他人过度比较,关注当下生活。
2.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固定睡眠时间,避免昼夜颠倒。
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健康操等,缓解压力并增强体质。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Omega-3(如深海鱼)、维生素B(如全谷物)的食物,有助于稳定情绪。
3. 增强社会支持
主动社交:参与社区活动、老年大学、兴趣小组(书法、合唱等)。
对于中度至重度的抑郁焦虑症,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中医药强调“形神合一”和“五脏与情志相关”,中医认为,情绪是疾病的种子:“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长期焦虑、压抑,会悄悄拖垮身体,免疫力低下。认为心理健康与脏腑功能(尤其是肝、心、脾)密切相关。例如:
肝气郁结:与抑郁、焦虑相关;
心脾两虚:可能导致失眠、健忘;
肾精不足:与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有关;
痰火扰心:引发烦躁、易怒、多梦。
中药调理
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改善抑郁、焦虑);
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缓解失眠、心悸);
补肾益脑: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延缓认知衰退);
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
肾虚肝亢:滋水清肝饮(熟地、山茱萸、丹皮、栀子)。
推荐食材:
小麦(养心安神)、百合(清心除烦)、莲子(健脾宁心)。
食疗方:
甘麦大枣汤(甘草10g、小麦30g、大枣10枚)煮水代茶,缓解焦虑。
酸枣仁粥(酸枣仁15g+粳米50g)改善失眠。
并且结合我们的针灸理疗,耳穴贴豆等中医疗法。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老年人识别并处理负面情绪,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家人应耐心倾听老年人的诉求,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老年期的变化是渐进且异质性的,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更科学地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邵东市中医医院 陈玲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邵东市中医医院 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