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因体温调节失衡引发的急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提醒,夏季高温时段需警惕中暑风险,掌握科学急救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急救步骤及注意事项需多多了解。

快速识别中暑症状

1.轻度中暑(热痉挛/热衰竭)

大量出汗、头晕、头痛、恶心、肌肉痉挛、面色苍白、脉搏快而弱。

2.重度中暑(热射病)

体温≥40℃、皮肤干燥发红(无汗)、意识模糊、抽搐、昏迷,可能伴有多器官衰竭。

急救处理步骤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躺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2.快速物理降温

脱去衣物:解开紧身衣物,帮助散热。

冷敷与擦拭: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

冰袋使用: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置于大动脉位置,防止冻伤。

扇风散热:用电扇或手扇加速蒸发降温。

冷水浸泡(仅限清醒者):在浴缸或凉水中浸泡至体温降至38℃左右。

3.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清醒者可小口饮用淡盐水(每500ml水+半匙盐)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禁忌:昏迷者禁止喂水,避免呛咳窒息。

4.紧急医疗救助

若出现高热不退、抽搐、昏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侧卧防呕吐误吸,监测呼吸和脉搏,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禁忌与误区

1.避免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对中暑无效,可能加重肝肾负担。

2.禁止酒精擦拭:酒精会刺激皮肤并收缩血管,反而不利散热。

3.勿大量饮用纯水:可能导致低钠血症,加重抽搐。

4.肌肉痉挛处理:轻柔按摩痉挛部位,避免强行拉伸。

预防措施

1.避开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外出。

2.科学补水:每小时饮用200~300ml水,出汗多时补充电解质。

3.穿戴防护:选择透气、浅色衣物,戴宽檐帽或遮阳伞。

4.特殊人群关注: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需加强防护。

提示:热射病致死率高,及时降温是抢救关键!即使症状缓解,仍需就医检查潜在器官损伤。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20急救中心李雄辉主任提醒,中暑是夏日常见的急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了解中暑的急救知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对于特殊人群重点关注,掌握中暑急救处理方法,避免错误处理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及时就医或拨打120呼救,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最快速的专业医疗救援。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120急救中心 袁健芳 李雄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袁健芳 李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