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因体温调节失衡引发的急症,严重时会危机生命,掌握科学的急救方法能有效降低风险。
一、中暑的判断
**(一)先兆中暑:**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多汗、口渴、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二)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加重,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全身疲乏、心悸、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动作不协调等,体温升高至38.5℃左右。
**(三)重度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1.执痉挛是伴有疼痛的突发肌痉挛,最常影响小腿,手臂,腹部肌肉和背部。
2.热衰竭表现为恶心,头晕,肌肉痉挛,感觉无力,头痛,疲劳和大量出汗。热衰竭如得不到控制,可迅速发展为热射病,危及生命。
3.热射病包括热衰竭的所有症状体征再加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昏厥,精神错乱,或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死亡率高。
二、救护方法
(一)尽快离开高温、湿热的环境,把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或半卧,松开衣服。
(二)迅速降温:用扇子、电风扇或空调降温,也可用凉水擦身、水浴等措施,加快体内热量散发,或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置于患者前额、腋下和大腿根部冷敷,使其降温。
(三)切记不可用酒精降温。
(四)患者如果意识清醒,可以饮用淡盐水或清凉饮料,补充因大量出汗所丢失的盐和水分。
(五)如果患者晕倒,可扶其侧卧,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患者去医院。
来源: 重庆市红十字会